脈診儀實現中醫科學化 有助脈象資料庫建立

4646
【NOW健康 吳孟瑤/台中報導】
孫茂峰醫師
▲孫茂峰醫師表示,傳統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做為診斷疾病的方法,其中把脈問診,從古至今更是已沿用了兩千多年,是中醫治療不可或缺的步驟。(圖/公關照片)

中國俗諺有一句:「三根手指頭、一個小枕頭」,當中所謂的「三根手指頭」指的就是中醫裡的把脈,又可稱為切脈,是中醫獨特的診病方法。但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把脈已經不再只是人為,幫病患把脈也可以由「機器」代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醫師表示,傳統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做為診斷疾病的方法,其中把脈問診,從古至今更是已沿用了兩千多年,是中醫治療不可或缺的步驟。不過,由於脈象千變萬化、因病各有不同,脈象形成顯得複雜難解。許多人會質疑把脈問診不夠客觀且沒有量化的數據,診斷上又常受限於中醫師個人的經驗值,藥方的使用也難免會因主治醫師而異,以致有些人認為中醫的診脈過於玄妙、無法全然信服。而民眾選擇以中醫為主的治療比例僅佔3成左右,仍屬少數。

為了將傳統醫學客觀化、科學化,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結合中醫理論及現代科技的醫療儀器紛紛問世。以把脈問診為例,投入研發至今約2、30年的「脈診儀」,其原理是模擬把脈,記錄動脈搏動的波型,轉換成圖像,類似現在醫學使用的心電圖。再將各類「脈波」整理歸納,建立成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之後便可由病人的脈象對照資料庫,分析出可能的疾病。

孫茂峰說明,脈診儀的使用方式與血壓計相似,主要都是在偵測動脈血管的搏動,偵測位置通常會在手上的橈動脈部位,並針對脈象記載波型的變化,之後根據系統所收集的檔案分析、歸納出結果,再套用中醫診斷的術語來表達,即為症型;未來期盼透過脈診儀能更精準地截取圖像,藉由圖像便能直接判斷患者的症型。脈診儀除了有助將脈象資料量化、數據化,並提供醫師做初步診斷及處方用藥的參考外,也能提升民眾對中醫的信心,相信中醫能同西醫,有科學化的儀器圖像與數據作為看診依據,而不再只是醫師個人的自由心證。

目前在中醫臨床上的應用,主要是作為診斷工具,幫助醫師做脈象、症型的初步診斷,但由於尚未非常普及,不論是在信效度或是資料庫的收集建立上,都還沒有非常足夠的資料,因此脈診儀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去推廣、進步。孫茂峰進一步表示,除了脈診儀的不斷研發與改善,未來也希望能將其他的診療方式,如四診中的聞診、望診,同樣與現代科學結合,發展成客觀化、數據化的治療技術,也期望藉由這樣的方式,讓傳統醫學能邁向科學化的發展,與西醫並進造福廣大民眾。

有鑑於此,台灣中醫臨床技能學會與亞益生醫、中國醫藥大學中草藥研究中心特別針對「中醫脈診儀臨床應用暨中醫大數據資料庫」舉辦研討會,於10月15日(星期日),在萬豪酒店進行。

本次研討會共分五大主題進行:(一)脈診儀原理及臨床應用(佑生堂中醫診所院長/黃進明醫師主講)。(二)中醫健康大數據(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主講)。(三)中醫藥轉譯研究——健保資料庫大數據的啟發(中國醫藥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醫藥研究中心主任/顏宏融醫師主講)。(四)脈診臨床數據與AI(machine learning)資料庫分析建立(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所(NIMS)情報統合型物質、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吳彥儒博士主講)。(五)中醫科學化診療設備——脈診儀介紹與中醫領域應用(亞益生醫副總經理、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候選人/洪志文主講)。

研討會協辦單位之一亞益生醫,於2010取得兩岸第一張中醫脈診儀FDA字號,目前在台灣教學級醫院市佔率超過95%,是專業中醫診療設備研發製造商。希望藉由相關學術討論的舉辦,促進中醫診療臨床設備科學化及臨床數據資料庫建立,從學術界、醫療界及產業界全方面切入,並集合各方共識。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