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中,常看到大夫幫病患把脈,都是用三根手指頭,放在病患的手腕上,這也是許多人對中醫把脈的既定印象。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醫師說明,傳統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做為診斷疾病的方法,其中把脈問診,從古至今更是已沿用了兩千多年,是中醫治療不可或缺的步驟。
不過,由於脈象千變萬化、因病各有不同,脈象形成顯得複雜難解,且診斷上常受限於中醫師個人的經驗值,藥方的使用也難免會因主治醫師而異,以致有些人認為中醫的診脈過於玄妙、無法全然信服。而民眾選擇以中醫為主的治療比例僅佔3成左右,仍屬少數。
為了將傳統醫學客觀化、科學化,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結合中醫理論及現代科技的醫療儀器紛紛問世。
以把脈問診為例,投入研發至今約2、30年的「脈診儀」,其原理是模擬把脈,記錄動脈搏動的波型,轉換成圖像,類似現在醫學使用的心電圖。再將各類「脈波」整理歸納,建立成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之後便可由病人的脈象對照資料庫,分析出可能的疾病。
黃進明中醫師解釋,脈診儀的使用方式與血壓計相似,但主要是記錄脈經絡的波型變化,偵測位置通常是人兩手腕寸口的地方,主要是觀察橈動脈、皮下細小動脈及手太陰經等部位的脈象變化,之後再根據系統所收集的檔案分析、歸納出結果,套用中醫診斷的術語來表達,即為症型。
透過脈診儀的輔助,除了能將脈象資料量化、數據化,並提供醫師做初步診斷及處方用藥的參考外,同時也能提升民眾對中醫的信心,相信中醫不再只是自由心證。
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謝邦昌也表示,脈診儀的運用如同為智慧中醫開啟一扇門,透過大數據資料的建立,可以提高診斷精確度、降低錯誤率,甚至透過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立,還能從預測「人的行為」發展到預測「分子的行為」,有助中醫預測疾病,達到提前調理、治療的目標。
▲左起中國醫藥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醫藥研究中心主任顏宏融、黃進明中醫師、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所博士吳彥儒、亞益生醫科技總經理杜長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謝邦昌、亞益生醫科技副總經理洪志文。(圖/台灣中醫臨床技能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