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薏苡仁
-
立秋來臨!中醫教你養肺知識 1次了解潤燥飲食宜與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208月7日正逢「立秋」,這是秋季的第1個節氣,預示著炎夏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中醫師周宗翰以養身觀點表示,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陽收陰長,暑熱仍未盡,故穿衣不宜太多,避免影響身體對轉季的適應力。 -
「小滿」時節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中醫養生少不了這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6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小滿」天氣比「立夏」時更濕、更熱、更悶,尤其雨量會明顯增加,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的熱氣及濕氣悶住,散不出去,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
穀雨節氣重「肝」、「脾」保養 穀雨養生就該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7今年的4月20日是春季最後1個節氣「穀雨」,此節氣開始雨水會較為豐沛,有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因而得名,通常在穀雨之後,較不會像初春一樣乍暖還寒,而是漸漸邁向夏天季節。 -
春天老是提不起勁犯「春睏」 這2個時段症狀特別明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7春睏症狀常集中在上午9至11點和下午3至5點會表現特別明顯。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是因為這段時間分屬人體脾經及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一旦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的話,就會讓人有重濁疲憊的感覺,還可能伴隨著頭暈、食慾下降、脹氣,以及排便不順等症狀。 -
「雨水」寒濕邪氣誘發過敏 中醫養生喝四神湯祛除濕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6雨水節氣過後,氣溫開始回升,濕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所以早晚仍然較冷。因此,寒濕邪氣是雨水節氣常會出現的病邪。 -
冬令進補卻越來越上火? 中醫:這2類體質進補須謹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8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適合飲食調理,「但是,切記盲目進補。」梁祐爾說,「壯陽必須有陰精的基礎,需注意平常消化功能,否則越補越虛」。 -
女性分泌物過多反覆發炎難受孕 中醫調整體質這樣做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72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主治醫師強調,想要懷孕前,先搞定分泌物的問題。當女性朋友免疫失調導致陰道反覆發炎時,嚴格來說,陰道炎並不會直接導致不孕,但是嚴重至會併發骨盆腔發炎,導致輸卵管阻塞時才會有影響。 -
養生以脾胃為先 中醫:依體質選擇食物屬性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28近年來人口逐漸老化,養生保健成為全民運動,中醫師指出,想要活得健康長壽,養生應以脾胃為先,「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避免暴飲暴食,少吃生冷、烤炸、煙燻及辛辣刺激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