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荷爾蒙治療
-
膽結石、息肉無症狀? 醫師:持續追蹤防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8飲食西化及低纖維飲食習慣,加上日常活動量減少,使得原為膽結石低發生率的族群,也有增加的趨勢。王志堂指出,膽結石的形成是因膽汁內膽固醇含量過度飽和、膽囊收縮不良所導致。其發生率約10到25%,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多,每年增加1%,80歲發生率約為60%,而膽結石的成分以膽固醇結石為主。 -
受飲食西化影響 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層下滑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169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查岱龍表示,早期攝護腺癌病人的十年存活率高達95%,晚期攝護腺癌則低於20%,隨著飲食西化,年輕攝護腺患者越來越多,曾收治38歲第二期患者。建議40歲以上男性應該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治療。 -
老翁吃壯陽補品振雄風 竟刺激攝護腺腫瘤增生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937該名老翁經住院治療,並接受尿道霜及電刀攝護腺刮除手術打通尿道,以及雙側睪丸切除手術後,狀況已穩定,目前持續接受荷爾蒙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黃建榮指出,經問診得知,2年前開始,老翁自覺性慾減退,便自行購買各種壯陽補品服用,近幾個月開始小便不順,大便也有困難,這次因無法排尿緊急就醫才得知已患有攝護腺癌。 -
癌痛莫忍耐 疼痛治療提升癌友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690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即日起至8月26日展開抗痛周,志工透過疼痛臉譜小卡,協助有疼痛困擾的病友自我評估,就診時向醫師準確表述疼痛指數,縮短醫病溝通時間。 -
老翁半夜血尿驚慌失措 送醫發現罹患攝護腺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876林口長庚泌尿科崔克宏主任表示,攝護腺癌主要與年紀相關,通常60至70歲之後發生率便會急遽升高。初期症狀包含頻尿、解不出尿、尿流斷斷續續、夜尿、血尿等排尿障礙,患者通常會以為是身體自然老化而不以為意,但隨著泌尿科醫師對攝護腺癌的警覺提高、定期健康檢查的宣導,目前診斷率已越來越高。
-
海福刀副作用低 治療攝護腺癌的另一選擇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698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肥大不同,後者很早就會有症狀,前者需仰賴篩檢才能發現。攝護腺癌根據癌症嚴重度、患者生理年齡或生命餘年,而有不同治療選擇。早期的攝護腺癌治療方式選擇性相當多,從完全不治療單純定期追蹤,或是較積極的海福刀、冷凍治療,到更積極的放射性治療加荷爾蒙治療或根除性手術治療。 -
乳癌最怕轉移復發 病友故事振奮抗癌決心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4388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舉辦《活得漂亮.過得精彩——轉移性乳癌繪本故事徵文比賽》,透過故事分享,讓轉移或復發性乳癌的患者,看到不同姊妹人生中的同樣挑戰,得到更多的信心。 -
癌友齊學日本舞踊 擺脫憂鬱困擾
癌症新知 / 乳癌2171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秘書長林葳婕表示,目前國內針對乳癌治療,在防治篩檢到治療等已有長足進步,但對病人心理健康照顧則相對較不足。國外研究發現,約三到五成癌友有情緒憂鬱,其中約二成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到5倍,且越年輕的患者,情緒憂鬱的狀況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