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體免疫疾病
-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皮膚出問題! 常見4大共病影響全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1臨床顯示,部分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成人後,症狀依舊,甚至惡化,增加過敏(鼻子、眼睛)、感染(皮膚)、慢性病/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以及心理精神疾病(過動、憂鬱、焦慮)等4大共病風險。 -
疫情流行嚴重威脅這群人 打滿疫苗仍要怕保護力不足!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11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癌友、慢性病患者、洗腎患者都戰戰兢兢,深怕確診後加速病情惡化。台灣病友聯盟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公布「病友疫情困境調查報告」發現,6成7病友是為增加保護力而施打疫苗,7成1病友認同疫苗的保護力與自身免疫力高低有關,而近8成病友已打滿3劑,卻有其中3成5的人擔心保護力不足。 -
誤以為小毛病而延誤就醫! 醫:神經內分泌腫瘤難診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334腹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低血糖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盜汗、潮紅更是許多更年期女性的困擾,但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反覆出現,且治療後仍未達預期效果,就要留意可能是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
兒童也會長新冠6成出現累咳喘 醫:確診兒注意5大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2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說明近1個月以來,有百名兒童因長新冠就醫,6成兒童有疲累或喘的症狀,醫師引用美國研究發現,18歲以下兒少的長新冠盛行率高達25%。 -
什麼是「甲狀腺風暴」? 醫:一旦引發心臟衰竭恐致命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58面對親愛的家人驟逝,心中的悲痛無法言喻,尤其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知名作家楊渡的女兒、《ELLE》總編輯楊茵絜,於6月21日凌晨因甲狀腺風暴引發心臟衰竭,病逝於台安醫院。楊渡在臉書發文「大慟!痛徹!」,字字悲淒,令人鼻酸。 -
搶在肝功能黃金治療期 免疫組合助肝癌提升腫瘤反應率
癌症新知 / 肝癌152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余明隆教授表示,肝病是台灣的國病,經常聽到的肝癌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令人恐慌,肝癌更是國人好發癌症第4位、癌症死亡第2位。但因為肝臟沒有神經,肝癌初期時幾乎沒有症狀,頂多覺得容易疲倦,等到有食慾不振、黃疸和腹水等現象時,大多已是中晚期了。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370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低頭族也是青光眼高危險族群! 眼科醫師解析治療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43針對青光眼治療方面,最常見是使用藥物改善,朱智盟表示,目前的藥物有縮瞳劑、前列腺素催動劑、α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眼用乙型腎上腺拮抗劑、碳酸酐脢抑制劑,運用藥物來減少房水形成、增加房水排出或縮小瞳孔來降低眼壓,治療上往往不只使用1種藥物,且每天都必須點眼藥水控制,然而有些人使用藥物後仍無法將眼壓降下來,且長期使用藥物,會造成眼角膜受損,此時就會考慮採用雷射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