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理能力
-
婦罹肌少症走沒幾步就氣喘吁吁 椅子瑜珈4動作助增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98肌少症目前無特定治療藥物,主用透過和緩運動與飲食調整來改善,2023年哈佛學者統合分析結果也顯示,65歲以上長者練習瑜珈,對其行走速度、下肢肌力與平衡皆有助益。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簡詠均提供4個「椅子瑜珈」動作,讓長者在安全的情況下,提高身體各方面的穩定性。 -
失智症不只是健忘!5大徵兆1次看 病情惡化快影響日常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34失智症為不同病因造成大腦功能的損傷,會使掌管各行為能力的細胞失去控制,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減退的不只有記憶力,亦包含思考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方面的衰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正因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退化的疾病,若可以及早發現徵兆,及時就醫診斷,都是預防和治療失智症的重要關鍵。 -
詹啟聖急性腦出血逝!腦中風分2類 這1型打通血管救命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5767358歲體育主播詹啟聖不幸於10月27日死於急性腦出血,享年58歲。曾任台大急診醫師的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必須做好「戒菸、少酒、多運動」等三件事,並注意「血糖、血脂、血壓」等三高問題,規律用藥,才能遠離腦中風、減少失能。 -
降血脂藥「普羅布考」老藥新用 腦損傷治療發現新曙光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105降血脂的老藥「普羅布考」(probucol)有了新用途,國衛院研究團隊發現,腦部受損的小鼠在被餵食該藥物後,新生神經細胞及增殖中的神經前驅細胞增加1倍,腦壞死區域縮小33%。此外,離體細胞實驗也發現,「普羅布考」具有促進神經可塑性及神經發育等特質,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突起之生長。 -
久坐不動傷身!每日增加活動1小時 可減少關節炎疼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31長時間坐著會對於各個年齡層的人而言,都可能帶來健康問題。1項最新研究發現,只要能減少久坐的生活方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僅做慢走這項身體活動,也能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進而提高整體生活品質。 -
暑假SO HOT!兒少熱傷害就醫人數增 自保4招學起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5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截至今年6月30日,18歲以下族群因熱傷害就診有89人,約為近3年就醫人次的2.3倍。為了避免兒童遭受熱傷害威脅,國民健康署提出4招預防方式,讓家長與孩子可以開心「fun暑假」。 -
泛視神經脊髓炎易錯失黃金治療期 病友盼健保給付新藥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303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成立於2021年,雖然剛成立不久、但十分積極的為這群罕見疾病病友們發聲。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副理事長姚秀康說明:「這群泛視神經脊髓炎的病友目前在台灣人數不到600人,早期容易與多發性硬化症混淆,而錯失黃金治療時期,直至2021年泛視神經脊髓炎才被列入罕見疾病中。」,泛視神經脊髓炎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產生自體免疫抗體攻擊自身體內之中樞神經細胞,主要侵犯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 -
「巴氏量表」事關看護申請 該不該保留醫界提不同看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64近期有醫師因為巴氏量表的開立,與病患家屬起衝突,引發各界對於巴氏量表存廢的討論。據媒體報導,內湖三軍總醫院的神經外科醫師,認為病患不須開立巴氏量表,使得家屬不滿揮拳。對此,部分專業人士認為不應由醫師來開立這份量表,建議整合到「長照2.0」機制中;而衛福部則回應,暫時不調整現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