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臨終
-
多囊腎有泡泡腎之稱 遺傳機率有5成發病率高達百分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2944歲胡先生入伍體檢時,意外發現腎臟長出多顆囊腫,確診為多囊腎遺傳性疾病,而這也解釋為何他的奶奶40多歲就死於腎臟衰竭,當時50多歲的父親就必須洗腎,而他也將面臨終身洗腎的厄運。 -
本屆希望藝廊31幅得奬作品 每幅畫背後都有滿滿洋蔥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4053因喜愛藝術而不惜在台藝大在職專班畢業後留法進修的怡君,坦言至今仍在適應癌友的身分,尤其是自己的作品才獲得法國布洛涅比揚古市公立優秀藝術人才獎第2名的肯定,但乳癌第3期卻搶先比「藝術家簽證」早一步來敲門,讓她不僅必須返國治療、做任何事提不起勁、想寫遺書,更一度因為怕被標籤,而不想參加此繪畫比賽。 -
譚艾珍攜女預立醫療決定 彼此見證不留遺憾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659譚艾珍和女兒歐陽靖一起預約台北慈濟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與弟弟、侄兒一同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精神與條文規定,並互為見證人,完成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譚艾珍表示,自己和女兒都簽署了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在《病人自主權利法》公布後,了解這是一部完全以病人為主體的律法,更完善的讓每個人提早為自己的臨終照護做決定。 -
病人自主權利法讓生命有尊嚴 3步驟預約善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574不管這輩子活得多精彩,人人都希望能「善終」。60多歲張女士,日前因小中風住院,目睹病房裡的生離死別,充滿了病苦與無奈,又想起過去嚴重失智臥床多年的先生臨終前的慘狀,她希望自己能有尊嚴地走完這輩子,醫師指出,傳統社會氛圍避談死亡,以致真正面對時顯得不知所措,或來不及與家屬溝通,造成諸多遺憾,而即將上路 -
台灣安寧緩和醫療簽署率高 受國際肯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48為表揚推廣民眾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註記健保卡」宣導成效績優之醫療機構,衛生福利部於10月30日上午10時該部一樓大禮堂舉行表揚活動,頒發獎牌給40家醫療機構,肯定這些醫院對於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努力,期望在以病人為中心的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網絡下,國人能夠重視自己善終的權益。 -
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為失智症患者預約圓滿終點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73善終是一種福氣,但對於失智症患者來說,善終彷彿是一種奢侈。調查發現,失智患者於過世1個月前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呼吸器治療及心肺復甦術急救的風險是癌症病人的4倍以上,他們在抵達生命終點站前受盡折磨。日前知名作家瓊瑤的丈夫平鑫濤因失智症住院,為了要不要讓平鑫濤插管,瓊瑤與平鑫濤3個兒女在網路上掀起論戰。 -
家有重病毛小孩 主人罹患憂鬱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6084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學發表於《獸醫記錄》的研究指出,照顧長期重病或臨終的寵物時,易引發飼養者的憂鬱及焦慮情緒。建議照顧者應有心理準備,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
預立醫療決定 病人自主選擇「善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11衛福部說明,今年(2016)1月6日公佈之「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專法,也是台灣自1996年實施《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年後,再度強化民眾的安寧觀念。但相關調查顯示,此觀念對大部分民眾而言,仍是十分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