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關節退化
-
細胞治療市場再擴大 提供退化性關節炎新選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573新光醫院再生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釋高上表示,60%的60歲以上民眾有退化性關節炎,不少人又因運動傷害提早退化。以往一旦軟骨磨損便無法再生,嚴重者開刀置換人工關節需承擔手術風險;自特管法開放後,運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遂成醫病共同的期待,尤其特別適合早期退化性關節炎,在受傷初期,透過幹細胞修復能力將軟骨重建起來。 -
屏基設計「仿老體驗」課程 守護失智症長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381名黃姓阿嬤獨力經營1家麵攤,但由於聽力差、記憶力也不好,常搞錯客人餐點,或是一再重複詢問,常引來消費者的不耐煩;另1名王奶奶則是至超商買東西時,因結帳時拿零錢動作較慢,遭到部分趕時間的客人發出「嘖嘖」聲表達不滿。 -
發生退化性關節炎 一定要動手術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578隨著時間推進人體的老化,膝關節軟骨也逐漸退化磨損,許多中老年人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台灣每10個70歲以上的長者,就有7個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所苦,雖然並不會馬上致命,但疼痛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
關節退化靠葡萄糖胺改善 專家:效果因人而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65台灣步入老年化社會,退化性膝關節患者越來越多,據統計,在60歲以上的族群,每100人中約50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症狀,不但走路卡卡,甚至還會疼痛,因此,相關保健產品成為近年來最夯的孝親禮物。不過吃保健產品真的有用嗎?臺北慈濟醫院外科部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指出,葡萄糖胺使用效果因人而異,其實只要平常控制體重、養成運動習慣,就能降低關節退化風險。 -
除舊佈新迎新春 掃除姿勢NG恐扭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10過年前家家戶戶開始忙著除舊佈新,不過許多人因平時缺乏勞動,或掃除時施力不當,導致傷筋挫骨,甚至椎間盤突出、頸椎受傷至復健科門診就醫,而元凶竟是常見的擦、洗、刷等動作,亞東醫院復健科主任邱正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們一同指出6大門診最常遇到的打掃痠痛問題,並教導民眾正確打掃的姿勢,避免受傷。 -
慢性運動傷害筋骨勞損 中醫治療有良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8中醫師黃慶雲表示,一般運動傷害大致可分為急性運動傷害和慢性運動傷害兩種。急性運動傷害由於症狀顯著,因此一般人不敢掉以輕心;但對於症狀不明顯的慢性運動傷害,反而易受輕忽,傷者往往拖到病入膏肓,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才就醫,結果需要更長時間治療才能顯著改善。 -
關節卡卡是發炎警訊 生長因子治療不必動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張惟皓醫師指出,如果你的膝關節痠痛是偶爾發生、暫時性的,1至2天就好了,那就沒有關係。但如果在沒有外傷或沒有做些運動的狀況下,常會感覺卡卡、痠痛,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
做好體重控制 不讓關節炎找上你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371研究作者Alexandra Gersing表示,根據統計,60歲以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有程度不等的膝關節炎困擾,嚴重的話,可能要換成人工關節。膝關節中的軟骨一旦被磨損殆盡,就成了不可逆的疾病,只有換關節一途可以解決,然而,肥胖卻是造成軟骨退化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