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部脂肪
-
腰圍與壽命成反比 消除腰腹脂肪成健康趨勢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097腰間贅肉及鮪魚肚是大多數人最想消除,卻也是最頑強難瘦的部位。中心診所劉紹毅醫師表示,運動雖可鍛鍊腰部肌肉,但消除腹部脂肪的效果較緩慢且有限,加上現代人飲食精緻又久坐,運動鍛鍊的速度往往趕不上腰圍變粗的速度。 -
腹部脂肪屯積愈多 糖尿病罹患風險愈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76研究結果發現,腹部容易囤積脂肪的人,或者是中廣身材、蘋果型身材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是心臟病的風險,比脂肪囤積在其他部位的人來得高。同時也發現,有這樣基因的人,也和他們的血脂、血糖和收縮壓的增加有關係。 -
卵巢癌化療後免疫下降 中西醫合治提升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63西醫治療卵巢癌,多會移除兩側卵巢、輸卵管、子宮、附近淋巴結與腹部脂肪組織,以免癌細胞進一步擴散。動過手術後,患者可能還是需要接受化學治療,這樣才能徹底殲滅癌細胞。但化療容易產生癌因性疲憊症,讓身心勞累,免疫功能下降。每一次化放療會累積增加毒熱在體內殘留,最後傷害骨髓細胞及黏膜,產生骨髓抑制副作用,造成免疫功能製造能力不足。 -
你的腰圍大小 透露心臟健康狀況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060此研究的作者,美國鹽湖城山間醫療中心心臟研究所的Brent Muhlestein博士表示,左心室承擔著全身血液輸送的功能,責任相當重要。 -
機器人腳輔助行走 輪椅族也能跑馬拉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01台北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鄧復旦表示,國內約有2萬6千多名脊椎損傷患者,不少人必須長時間臥床、坐輪椅,無法活動,除了腹部脂肪囤積之外,還容易骨質流失,以及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心肺功能變差等問題。 -
懷孕初期成大腹婆 後期妊娠糖尿病風險高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814加拿大 Toronto大學Michael醫院 的Leanne De Souza博士表示,這個研究一共有50位孕婦,年齡介於18至42歲之間,透過高層次超音波去掃描她們的腹部,結果發現懷孕初期大約是11至14周的孕婦,腹部脂肪比較多的人,到了孕期24至28周的時候,比起懷孕初期腹部脂肪較少的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 -
拜拜腰間肉 「腹爸」搖身變型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1為了幫助國人及早發現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問題,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括腰圍、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代謝症候群5項危險因子檢測。凡40到64歲民眾,每3年可享有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 -
瑞典研究:噪音干擾荷爾蒙 讓人容易變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254所謂的噪音,包括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等造成的噪音。研究這個議題的科學家表示,如果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接觸到的噪音來源只有一種的話,腹部迅速變大的風險增加25%;若同一時間內接觸到三種噪音來源,風險將增加近一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