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瀉
-
過年小心腸胃炎與呼吸道感染! 醫師示警6大疾病徵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77據健保署統計,過年期間急診常見就醫原因包括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各式外傷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導致急性發作等,因為春節期間部分醫院門診休診,導致急診人次及候診時間相對平日,多出2至3倍以上。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章志榮醫師提醒民眾,歡度年節喜慶時光時也務必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適度的運動,避免長時間熬夜和過度疲勞,以確保身體和精神的健康。 -
過年吃太油膩小心引膽結石發作 嚴重可能進展為膽囊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889旬老翁平時除了吃藥控制高血壓外,並無其他疾病或異常,年後卻開始右上腹及上腹疼痛,原以為是過年大魚大肉吃壞肚子,便不以為意,沒想到數週後疼痛不減反增,因此至急診尋求協助。經血液檢查、腹部電腦斷層及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膽囊腫脹且有結石,醫師評估需手術治療。恩主公醫院一般外科吳東琰醫師表示,老翁膽囊內有大量的膽固醇結石,考量老翁年邁,安排其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切除膽囊降低產生併發症的可能。 -
過年大魚大肉「腹」債難消! 避免腸胃不適先做2件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23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圍爐聚餐,不過由於過年期間飲食豐盛,加上餐後喝茶聊天配點心,常常不知不覺吃下過多食物,進而產生腸胃不適的問題,常見的原因可能來自飲食過量、吃太油膩、食物反覆加熱、加熱不足或不新鮮,以及飲酒過量、熬夜等。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提醒,為了讓自己過個健康的好年,需節制飲食,並準備腸胃藥,以備不時之需。 -
馬鈴薯發芽、變綠別吃! 食藥署曝嚴重後果恐致心衰竭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507馬鈴薯是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之一,不管是拿來做成咖哩飯、炸薯條,還是濃湯都相當美味,其中內含多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鉀、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E等,而且熱量比起白米飯還少1倍,在料理前,除了應注意馬鈴薯發芽不能吃外,如果誤食變綠的馬鈴薯,還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嚴重恐致心衰竭。究竟原因為何呢?食藥署於《藥博士 正藥說》臉書專頁為你1次說明! -
大掃除引起過敏、腰痠背痛受不了! 中醫師提改善妙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8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徐敬閔表示,過敏發作時最常發生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等症狀,以中醫觀點來說是涉及了「肺」、「脾」、「腎」三臟的虛損以及功能的失調,治療包括中藥內服、針灸、穴位按摩和敷貼……等方法。 -
婦人受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苦多次流產 積極治療做人成功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527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侵犯子宮和卵巢,如果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內膜以外之處,如到子宮肌肉層時稱為「子宮肌腺症」;若跑到卵巢則稱為「巧克力囊腫」;也可能跑到骨盆腔底或直腸上方,甚至侵犯膀胱直腸,造成經期血尿、血便等。雙和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許越涵醫師表示,目前醫學認為可能與經血逆流、基因和免疫系統有關,但尚無確切定論。 -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 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2204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器官,且隨著發病位置不同而有變化多端的症狀,早期診斷困難造成拖延,統計顯示病友自發病到確診平均經過6年,且5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發生腫瘤轉移,治療更複雜。 -
男童長期便秘竟是腸漏症! 胃黏膜修復不好過敏原增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47當患者出現腸漏症時,除了不吃過敏原,修復腸黏膜促使屏障完整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表示,想要修復腸黏膜,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增加黏膜的修復能力,比如補充修復腸道黏膜的營養品,如麩醯胺酸、益生質、益生菌等,來支持黏膜細胞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