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腳麻
-
椎間盤突出所引發「急性馬尾症候群」 這些警訊別大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060朱醫師解釋,馬尾是指在脊髓以下的神經結構,因為外觀看起來一絲一絲的狀似馬尾,負責發送和接收骨盆和下肢的感覺,以及腸和膀胱功能。當受到壓迫出現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可能導至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就叫做「馬尾症候群」,好發族群是40歲以上,久坐的上班族、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等病人也容易罹患此病。 -
手掌麻木像是隔層手套? 末梢血循不良恐損至周邊神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16桃園超群復健科診所張益民醫師表示,周邊神經病變通常會由最遠端的末梢神經開始,逐漸往近端發展,由下肢的腳趾頭慢慢往上延伸到腳、小腿等,甚至延伸至大腿;上肢由指尖往上一直到手掌、前臂,患者就像是戴了手套和襪子的感覺。 -
寒流接力報到手腳冰冷穿再多也不暖 小心末梢血循障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02家醫科醫師蘇崇凱解釋,一般人以為微循環只與四肢末梢有關,事實上,所有器官和組織都受綿密網狀的微血管影響,一旦出現微循環不良,常以不適、痠痛、僵硬、麻木,或是動作無力等症狀先表現出來。 -
天冷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嚴重恐致命 三高患者應特別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52為什麼有些人的血液循環比較差呢?天母康健身心診所院長黃信得醫師解釋,高血脂患者,他的血脂愈多,血管彈性就愈差,一旦血壓升高,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而高血糖患者的全身性代謝出問題,也可能使得脂肪代謝變得不正常,影響血管正常運行;至於糖尿病患的血糖與體內血脂進行結合,易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造成血管循環變差。 -
小中風很可能是中風前兆! 醫學定義小中風有3個條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840小中風的成因是由於大腦特定部位的血液供應暫時受到阻礙,導致產生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發作時類似中風症狀,可能突發性出現頭痛、頭暈、想吐,產生複視、視力模糊或暫時性失明等,部分會有耳鳴,手腳發麻無力、步態不穩,或突然大舌頭、說話遲鈍等情況。醫學定義認為小中風通常符合「24小時之內恢復正常,且沒有任何神經學後遺症,以及神經學影像正常」的3個條件。 -
氣溫驟降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下肢靜脈曲張未控制恐栓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72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指出,下肢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增加靜脈回流阻力,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即「靜脈曲張」,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
老年人腳痛腳麻不是退化 恐是周邊動脈阻塞嚴重將截肢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22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一種過程及表現,在台盛行率高達 15.6%至32%。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周邊動脈阻塞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同,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三高慢性病所引發的血管病變,好發於50至60歲民眾身上。 -
天氣轉涼手腳冰冷、痠麻 恐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惹的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926常見手腳冰冷的原因有體內血液循環差、壓力大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或愛吃冰冷食物等因素,現代人不愛運動、新陳代謝差導致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血液中氧氣無法傳送到四肢時就容易手腳冰冷。沙鹿童綜合醫院邱永偉醫學博士說明,所謂的「末梢」,並不一定是指四肢的末端,而指的是體內各器官綿密網狀、無處不在,連接於動脈和靜脈之間的微細小血管床,負責血液與組織進行物質的交換,與全身血液循環作用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