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一般人認知的中風常會造成肢體癱瘓,引起家庭生活風雲變色,然而,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症狀比較輕微,有人甚至很快恢復,因此,多數民眾容易忽視。其實小中風可以說是中風的前兆,後續可能引發中風機率相對提高,必須加以嚴防。
出現小中風症狀別輕忽 1周內可能引發中風
小中風的成因是由於大腦特定部位的血液供應暫時受到阻礙,導致產生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發作時類似中風症狀,可能突發性出現頭痛、頭暈、想吐,產生複視、視力模糊或暫時性失明等,部分會有耳鳴,手腳發麻無力、步態不穩,或突然大舌頭、說話遲鈍等情況。醫學定義認為小中風通常符合「24小時之內恢復正常,且沒有任何神經學後遺症,以及神經學影像正常」的3個條件。
現代人往往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在小中風症狀出現後多休息即獲得緩解、恢復正常,因而不放在心上。順安復健專科診所滕學澍醫師指出,罹患小中風的患者,代表腦部及末梢血液循環已出現不良警訊,歷經小中風的1周內,很可能引發真正中風,根據臨床統計資料,缺血性中風患者當中,有30%過去曾經歷過小中風。
滕學澍醫師提到,曾收治1名年約46歲的陳先生素有偏頭痛的問題,偶爾會出現暫時性手麻,原以為是姿勢不良引起,進行復健治療後成效有限,開始使用銀杏葉萃取物,有了明顯改善。
促進及預防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遠離小中風威脅
小中風好發族群包括慢性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其中血壓長期偏高,容易導致血管壁脆弱、內膜受損、甚至破裂,最後引發腦血管出血;高血脂表示血液裡脂肪堆積過多、壞膽固醇高,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血管愈變愈狹窄;高血糖容易導致血管受損不易修復,血循變差。其他如抽菸、肥胖、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飲食不正常又不愛運動,都容易讓身體及血管產生慢性發炎,提升小中風的機率。
滕學澍醫師提到,之前碰過1位40歲的張先生,外表看似年輕力壯,但經常外食、膽固醇和血壓居高不下,近來更出現偏頭痛症狀,經檢查瀕臨中風的危機,透過銀杏葉萃取物治療約1個多月,症狀持續改善中。
預防小中風發生,罹患先天心臟血管疾病及三高患者,必須服藥控制,作息規律、適當舒壓,多攝取高纖蔬果,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少油、少鹽,戒菸酒以及適度運動。滕學澍醫師補充說明,就醫檢查排除因頸椎、腰椎或周邊神經壓迫導致的手麻腳麻,經由醫師及藥師建議,平時可適時使用銀杏萃取物保養,能有效促進及預防末梢血液循環不良,並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維持身體機能健康。
滕學澍醫師還提到,經收治一位55歲林小姐,一直有暫時性手麻的困擾,直到某次手麻持續時間變長,排除神經壓迫可能性,經醫師建議嘗試銀杏葉萃取物治療,1個多月後症狀改善不少。
保健血管超前部署 慎選銀杏萃取物選擇知名大廠牌
市面上銀杏保健產品琳瑯滿目,雖然主要成分大同小異,但「萃取物不等於萃取物」,藥品製程和穩定藥物的賦形劑會有不同,選擇知名大廠牌的產品在於製程和萃取技術比較嚴謹,一分錢一分貨,使用後產生致敏機率也會降低,就像紅酒,不同品種、來源、種植方式、製程、儲存方式,口感香氣完全不同。
利用銀杏保健血管超前部署,建議尋求醫師建議或藥師諮詢較有保障。滕學澍醫師強調,天冷是中風好發時節,老年人早晨應緩慢起身、穿好衣物保暖,喝一杯溫水促進血循,出門應戴毛帽避免吹風。當感覺身體出現不適,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才能防患於未然。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延伸閱讀
-
全台每4人有1人高血脂 3大高危族群更應控制壞膽固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12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症,且醫師發現近期不少人不敢回診,但高血脂患者死亡風險比正常人增加2.13倍,顯示血管疾病等高風險病人應該比一般人更積極治療。 -
講座報名/腦中風有前兆? 神經醫學專家談預防與保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00中風常見的症狀是甚麼?如何預防,遠離中風的危險因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蔡睿蘋將於5月7日星期六下午,受邀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為現場民眾分享「眩暈、頭痛、手腳麻是腦中風前兆?專家談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 -
不到40就中風! 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什麼是心房顫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95李政鴻醫師提醒,心房顫動雖然是心臟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併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 -
武俠巨星王羽病逝晚年2度中風 醫揭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036於2019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獨臂刀王》一代武俠巨星王羽於4月5日早晨病逝於台北振興醫院,享壽80歲,他晚年2度中風,經歷開顱手術,長期臥床養病。研究發現,中風患者2度中風的機率非常高,務必戒菸、戒酒,規律生活及用藥。 -
春天忽冷忽熱!血循不良恐致腦中風 血管保彈性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48全能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陳鴻文指出,最近適逢換季時節,劇烈氣溫變化特別容易誘發血管病變,尤其慢性病控制不當,天氣一變很容易發生致命性的缺血性腦中風。由於動脈粥狀硬化,血流供應不良造成血管阻塞,患者可能出現血壓飆高、激烈頭痛、臉嘴歪斜、肢體無力、偏癱、暈厥,若未即時送醫打通血管恐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