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腳底
-
小腦萎縮症病因複雜 中醫治療掌握2大原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628目前西醫針對小腦萎縮症並無任何有效治療方法,只能採取B12等神經促進劑、銀杏或阿斯匹靈來加強活化神經及血液循環的保守治療;中醫認為須探討五臟病因,小腦萎縮症患者多以腎虛、脾胃虛,氣弱和血虛為主,必須對症治療,可望改善病情。 -
小兄妹異位性皮膚抓到體無完膚 3管齊下症狀獲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90余孟恭醫師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必須從藥物、飲食與環境3管齊下,針對小兄妹病情,用藥方面依症狀使用免疫製劑、抗組織胺與類固醇制劑,改善過敏。飲食部份衛教父母,避免讓孩子吃甜食、喝含糖飲料與油炸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鋅(Zn)的綠色蔬菜跟水果。此外,居家環境則須減少灰塵、勤換寢具減少塵蟎曝露。 -
副甲狀腺亢進好發於停經後婦女 嚴重恐導致腎衰竭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4652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指出,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是內分泌異常疾病,發生率大約每10萬人中就有25至30人,好發於50至60歲間,比例上女性多於男性,尤其是停經後婦女。致病原因不明,多數病人無家族史。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將嚴重影響骨骼健康,過量的副甲狀腺荷爾蒙會讓骨頭釋放出鈣質,出現骨質疏鬆,嚴重時可發生骨折。此外,由於尿鈣增加,腎臟容易堆積腎結石或磷酸鈣,導致腎衰竭。 -
告別「菌男黴女」行列 謹記足部衛生4原則遠離香港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57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巧容說明,香港腳臨床特徵大致可分為腳趾型、乾燥角化型、水泡型、潰瘍型等4大型態,可能合併出現或接續發生,治療方法各不相同。林巧容表示,張先生香港腳病徵屬於合併型的足癬,治療要訣為選對用藥且正確擦藥,並記住足部衛生「4原則」保持雙腳乾爽,才能告別惱人香港腳。 -
老人跌倒易骨折 每斷1根肋骨死亡率增加近2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0113謝志明指出,一般造成肋骨骨折的原因,主要有車禍、從高處墜下、走路或跑步不慎摔倒、運動傷害及重力撞擊等。正常成人肋骨共有12對,左右對稱,連接胸椎和胸骨而組成胸廓,對肺臟、心臟、大血管等重要器官進行保護作用。臨床觀察,每斷1根肋骨,死亡率增加19%,隨著肋骨斷裂越多根,死亡率也隨之升高,最高可達35%,不可輕忽。 -
揮別腋下多汗與狐臭 這樣做不讓體味暗飄香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898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賴豐傑博士說明,多汗的原因可分原發性及繼發性2種。其中,原發性占大多數,其原因主要是交感神經反射亢進引起異常排汗,最常發生在腋窩、手心及腳底等汗腺分布多的地方;也可繼發於某些精神神經疾病、代謝性疾病、內分泌紊亂、腫瘤及藥物等,稱為繼發性多汗症。 -
冬季防寒攻略 這6部位是保暖重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9220多歲的小雪常常會半夜咳嗽咳醒,每到冬天情況更是嚴重,造成睡眠品質不好,甚至影響精神狀況。不想一直被這樣的狀況困擾,於是前往醫院就診,臺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霖為小雪檢查並詢問平日生活習慣後,診斷是背部受寒,除給予潤肺止咳中藥外,並提醒注意睡覺時背部的保暖,歷經半年調理,小雪半夜不再咳嗽,精神也 -
男童戲水腳底冒出紅腫硬塊 竟是綠膿桿菌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45小智今年7歲剛念小一,進入診間時步履蹣跚,沒走幾步就痛得哇哇大叫,坐上椅子後抬起雙腳,腳底冒出一堆腫痛的紅色硬塊,病理檢驗確診為「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原來他在室內水上樂園溫水池戲水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