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脾臟
-
腹腔鏡手術 胰臟尾部腫瘤新契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77「胰臟尾部切除手術一直是外科手術的難題!」成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趙盈瑞醫師表示,胰臟尾部包在脾門裡,而脾動脈及靜脈又包埋在胰臟裡,這種你包我、我包你的解剖構造是胰臟尾部手術時,常無法順利保留脾臟及脾臟血管的主因之一。 -
節食營養不良 妙齡女感染「接吻病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1臺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廖偉志指出,小可原本161公分高、52公斤重,身材算是標準,卻嫌自己不夠瘦,連續一個月採用激烈手段減肥,晚餐只吃一片吐司,造成營養不良。後來小可上班時突然腹痛如絞,以為是感冒造成,服用了診所開的感冒藥卻沒有好轉,第二天體力不支被送入急診,打了三次止痛針,疼痛卻不減反增。
-
牙科手術殺菌未徹底 20歲女染心內膜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027 -
青少年交通事故率偏高 年醫療支出達2.2億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06 -
降低胰臟癌風險 先揪出危險因子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025台北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表示,臨床經驗顯示,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男性,也有研究發現,男性的罹患率是女性的2倍之多,發生的年齡層大約介於60至65歲之間。此外,抽菸、喝酒、高脂飲食、常接觸殺蟲劑等,都可能導致罹患胰臟癌,也就是說,愈高度開發的國家,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愈高。 -
老婦頭暈險休克 血小板僅常人7.5%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06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柯萬盛醫師表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因不明原因攻擊體內的血小板,導致血小板大量減少、影響凝血功能。嚴重者,體內可能突然大量出血而致命。許奶奶因頭暈目眩的症狀到醫院診治,才發現是因為腸胃道出血導致嚴重性貧血,經醫院的妥善診治,許奶奶目前的狀況已趨於穩定。 -
台中女嬰因心肌炎猝死 無關流感疫苗施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6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衛生署在獲報後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除請台中市政府提供家屬心理支持等相關服務外,並由地檢署與法醫研究所迅速進行病理解剖,疾病管制局檢驗室也就相關檢體,進行微生物檢驗,希望瞭解女嬰病理變化與可能死因。 -
車禍導致內臟破裂出血 點滴袋救回一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378萬芳醫院外傷急症外科主任傅志遠醫師表示,患者初到院時由於生命徵象還算穩定,外傷團隊利用血管攝影栓塞的方式,希望透過非手術療法的方式治療病患;但就在栓塞完成後的觀察期,卻因為再度出血而發生了休克,並且黃先生腹內壓力持續昇高,形成了所謂的「腹部腔室症候群」。如此大的腹腔壓力會造成腹內血管的壓迫,進而影響器官的血液循環,屆時不論是腸道或是腎臟都可能因此而壞死;此時外傷團隊立刻進行手術治療,緊急摘除出血的腎臟與脾臟後,生命跡象總算回穩,可是腫脹的腸子卻一湧而出,怎麼樣都塞不回去,當下所使用的是使用裝點滴輸液的塑膠軟袋,當做暫時性的腹壁替代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