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胸腔內
-
國人肺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 高屏地區比北部地區多15倍
癌症新知 / 肺癌3091研究團隊分析,台灣近半世紀空氣品質,北北基至桃園地區逐年改善,原因為工廠外移、大眾運輸系統建立。反觀高屏地區,因石化工業發展,空氣品質逐年惡化,北部與高屏的大氣能見度走勢於1993年呈黃金交叉,不到20年,南北肺腺癌發生率走勢也出現交叉。 -
婦人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 就醫檢查發現晚期肺腺癌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605台灣1年新增1萬3千多名肺癌患者,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指出,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等到患者因為喘、咳嗽、疼痛,或是其他症狀而就醫,多數已是晚期。 -
胸悶手麻找無病因 竟是頸椎間盤軟骨破裂導致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756楊小姐在2年前1場車禍中腳部韌帶斷裂,當時以為只有腳傷,沒想到頸椎第3節到第5節間的椎間盤軟骨也破裂,壓迫到脊椎神經,引起交感神經症狀,包含胸悶、胸痛,且一躺平壓迫更嚴重,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使用「頸椎間盤切除及融合手術」移除破裂的椎間盤,再使用融合器穩定頸椎,讓骨頭得以生長後,症狀立即獲得改善,術後第2天已能下床行動自如,也終於能好好躺平睡覺。 -
肺泡破裂易成氣胸 好發體型高瘦青少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553臨床發現,高瘦的年輕男性為原發自發性氣胸的高風險族群,原因在於成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發育速度太快,肺尖部分血液循環差,生成不正常肺泡或肺泡壁較薄,就可能因為撞擊、打噴嚏、天氣變化等外力因素導致肺泡破損,發生氣胸,平均100人就有1至2人因此氣胸,發生率不低。 -
氣切疤痕肉芽增生 坐視不管易窒息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28邱國樑說明,部分病人氣切會有合併症,林先生可能就屬特異性體質病人,氣切傷口部位疤痕容易增生肉芽組織,當兩邊肉芽組織不斷長大,氣管通道剩0.2公分寬度的隙縫時,呼吸會發出類似氣喘的哮鳴聲,氣管狹窄伴隨呼吸困難症狀,若不處理可能因卡痰或呼吸道發炎,容易窒息造成生命危險。 -
少見動脈心臟繞道術逆接 拯救複雜血管阻塞患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99張燕表示,長期脂肪形成的堆積物或斑塊剝落堆積在血管中,以及粥狀動脈硬化、狹窄都是導致動脈血管阻塞的原因。當阻塞發生時會有心絞痛、胸悶、心跳加速、喘、呼吸困難、頭暈、盜汗或臉色蒼白,以及疲倦、虛弱、焦慮等症狀。動脈血管阻塞的情形不一定相同,有人甚至不會有明顯症狀,就像洪先生一樣,等到喘不過氣時,血管已嚴重阻塞。 -
翁胸痛竟是嚴重肺炎 克雷伯氏肺炎最愛這2種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6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解釋,患者就診前只覺胸口疼痛,並無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原以為是清洗魚缸時胸口壓迫玻璃邊緣引起,沒想到胸部X光竟呈現大片肺炎,再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竟為肺炎引起肋膜嚴重積膿,當下立即轉入加護病房,並會診胸腔外科醫師手術治療,由於膿瘍範圍日益擴大,若不積極處理,恐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因敗血症而引發致命危機。 -
老人跌倒易骨折 每斷1根肋骨死亡率增加近2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770謝志明指出,一般造成肋骨骨折的原因,主要有車禍、從高處墜下、走路或跑步不慎摔倒、運動傷害及重力撞擊等。正常成人肋骨共有12對,左右對稱,連接胸椎和胸骨而組成胸廓,對肺臟、心臟、大血管等重要器官進行保護作用。臨床觀察,每斷1根肋骨,死亡率增加19%,隨著肋骨斷裂越多根,死亡率也隨之升高,最高可達35%,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