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胃腸科
-
腹瀉長廔管還尿出菜渣 男受克隆氏症困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91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科主任蘇銘堯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1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錯誤識別,以致腸道反覆發炎潰瘍,腹瀉、腹痛和血便,成為腸癌高風險族群。 -
上腹痛查不出病因 這個檢查揪出膽囊炎病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膽囊炎的典型症狀為右上腹壓痛,痛覺可能延伸至背部或右肩膀,也會出現噁心、想吐及發燒等症狀,若膽結石阻塞總膽管,還可能引發黃疸,但因趙女士的症狀不典型,僅以陣陣腹痛表現,故多次赴診所檢查仍無法揪出病因。 -
肝癌晚期患者福音 新一代標靶藥改善生活品質
癌症新知 / 肝癌577445歲蔡先生罹患肝癌晚期,多年來透過酒精注射、射頻燒灼、栓塞等治療,病情並無起色,卻深受藥物副作用所擾。無獨有偶,55歲陳先生肝癌轉移到肺部,透過栓塞、放療、手術等治療皆不見效。所幸,2名患者在接受新一代肝癌標靶藥物治療後,不僅副作用大幅降低,提高生活品質,治療上也獲得相當不錯成效。 -
歲末春節美食當前 定時定量健康不傷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61最近節慶、尾牙聚餐多,享受大餐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腸胃狀況。1位剛升上業務經理的陳先生,因工作壓力大、3餐不定時,加上最近應酬頻繁,出現咳嗽、喉嚨卡卡的感覺,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結果正常,轉至臺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經龔子翔醫師檢查,發現是中度胃食道逆流,食道與胃之間的括約肌鬆弛,胃酸已侵蝕下食道和賁 -
副食品怎麼吃? 提早吃易致敏性食物可降過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707許多家長擔心寶寶過敏,在飲食上嚴格控制,拒絕任何一點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不過,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兒科團隊一項調查結果推翻了傳統觀念,研究發現,寶寶1歲前的副食品應多樣化,多吃蛋白、蛋黃、花生、魚、有殼類海鮮等易致敏性食物,才能降低過敏風險。 -
主管開會怪模樣 肝癌轉移腦部險喪命
癌症新知 / 肝癌4692台中55歲莊先生擔任高階主管,雖患有B肝,卻沒有定期追蹤,1年前因莫名頭痛、臉部抽搐,赴醫檢查發現竟然罹患腦癌,經切除腫瘤後,病理報告顯示為肝癌轉移到腦部,患者原以為存活率不高,但仍勇敢面對,積極接受肝癌栓塞治療,並配合標靶藥物控制,目前病情穩定,讓醫療團隊大感欣慰。 -
飲酒傷肝易致癌 醫師建議母湯過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18喝酒傷肝,這詞一點也沒錯!國內一項研究發現,近半數國人缺乏酵素(ALDH),因為只要一喝酒,乙醛代謝就容易出現障礙,無法形成醋酸,進而分解成二氧化碳與水順利排出體外,一旦乙醛累積在體內,就會影響細胞的DNA表現,增加致癌風險。 -
婦人持續血便拉不停 膠囊內視鏡精準定位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40持續拉出大量鮮血,這可會要人命!51歲楊小姐連續4天拉出大量鮮血,就醫時嚴重貧血,經過緊急輸血仍未有起色,還是持續解出血便,做了1次胃鏡、2次大腸鏡、1次電腦斷層血管攝影,還是未能找出病因,最後透過膠囊內視鏡檢查,才確診為小腸出血,經過肛門小腸鏡止血,才停止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