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癌治療
-
冷凍微針氬氦刀 肺癌治療新選擇
癌症新知 / 肺癌3757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李建德醫師表示,依據彰基近八年統計資料,也有相似情形。院內平均一年確診肺癌患者約350名,男女比例約2:1,患者以70歲以上最多,其次為60多歲。確診肺癌類型以肺小細胞癌症最多,佔83%,其中半數為肺腺癌,而抽煙最易罹患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只佔了3成左右。 -
生技之光-Ras新藥研發 國內技術引領全球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3190研究計畫負責人怡仁醫院吳首寶醫師說明, Ras基因突變導致Ras蛋白質高度活化,促使癌細胞不斷生長與分化,腫瘤更容易惡化。肺癌及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有30%到50%有Ras基因突變,胰臟癌患者更高達70到90%。 -
最新標靶藥物-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新契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醫師表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進行手術治療,但約三分之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如想採用標靶治療,病患需先進行基因檢測是否有特定的致癌基因存在,才能預測標靶藥物是否能發揮治療成效。 -
專題》陶大偉肺癌病逝 面對肺癌應及早治療
癌症新知 / 肺癌3645普遍來說,肺癌治療方式包含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等,有可能是單一的療法,亦或為混合的治療方式,這些都需視癌症的類別與期別決定。在患者心肺功能容許下,早期肺癌患者都適合以手術治療,並因手術技術進步,與術前、術後評估和計劃詳盡,使得術後的併發症和死亡率都能降到最低,5年存活率也提升到約35%。
-
早期肺癌術後化療 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5癌症已成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肺癌更是10大癌症中的榜首。台北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胸腔部顧問彭瑞鵬表示,每年大約有8219人因為肺癌而死,約占癌症死亡率的20%,比例相當高。分析肺癌的死亡率之所以會如此高,應該是與肺癌發現為時已晚有關。
-
腫瘤幹細胞新發現 肺癌治療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2085研究團隊建立一個全新的肺癌老鼠模式,藉由分子轉換機制,控制KrasG12D突變基因表現,進而控制肺癌的形成與後續癌化的過程。此模式可早期鑑定出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原始細胞,將對肺癌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新的思考方向。研究團隊以透過餵食抗生素的方式,活化轉殖基因鼠KrasG12D蛋白,就可獲得帶有肺癌腫瘤的老鼠,並進一步分析腫瘤細胞。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特殊儀器與技術,分離並且高度純化兩種特殊的肺部細胞,分別為「氣管克拉拉細胞」以及「肺泡第二型細胞」。
-
不明原因肌肉痠痛 當心肺癌骨轉移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544林先生表示,雖然一直都有抽菸習慣,但是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會罹患肺癌,加上一直自認為身體狀況很不錯,一開始胸骨部位感覺到疼痛的時候,還以為是肌肉拉傷,直到至家中附近的診所看了很久都沒有好轉,才至大醫院的家醫科就診,前前後後花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才確診為晚期肺癌,而且一大片肋骨都早已被癌細胞侵襲。 -
季節轉換之際 勿把肺癌徵兆當感冒
癌症新知 / 肺癌2504一名年約45歲家庭主婦,近一個月以來,出現咳嗽不止且偶爾會有輕微的頭痛,起初認為是季節交替所引起一般感冒而未進行治療,隨著咳嗽情況愈來愈頻繁,甚至連平常走路也覺得喘,直到有一天忽然感到呼吸不過來,在家人緊急送醫並經醫師診斷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肺腺癌晚期且伴隨著肋膜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