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氣腫
-
菸齡20年仍可器捐 北榮邊緣肺移植病友獲新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131台北榮總外科部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許瀚水表示,高先生為瀰漫性肺氣腫合併肺動脈高壓患者,因肺氣腫合併反覆肺部感染導致嚴重缺氧,需經常反覆進出醫院治療,並因配戴氧氣,無法自由活動,他院建議氣切治療。 -
肺癌致死率高 冷凍微針提升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7048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顏銘宏醫師表示,早期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此類型肺癌與抽菸關係最為密切,因此以男性、有吸菸習慣的患者居多。近幾年,由於空氣汙染問題加重,肺腺癌已成為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肺癌總人數中的6成,肺腺癌的成因有遺傳、家族病史、空氣汙染、油煙等,其中又以空氣汙染最為嚴重。
-
熱微波搭冷凍微針 中榮「冰與火」雙效治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5322冷凍微針的口徑只有1.47mm,微針本身可降溫到零下160度,細菌很難存活,因此微針通過之處,傷口非常乾淨,感染機會趨近於零。低溫使癌細胞內形成無數冰晶,破壞細胞膜的構造,導致癌細胞死亡。其次,冷凍會使腫瘤細胞內的酵素失去作用。而對癌細胞威脅最大的是熱漲冷縮,造成癌細胞的細胞膜從冰球回溫到正常時,因受熱而脹破,因此冷凍治療可徹底消除癌細胞。 -
高血鎘洗腎病人 死亡風險增七成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079林口長庚腎臟科主治醫師許景瑋表示,過去有學者懷疑鎘會影響洗腎病人的發炎反應,於是研究團隊展開長達3年追蹤研究,追蹤對象包括林口、台北、桃園3院區,平均洗腎6年的937名病患,結果證實了這個懷疑。 -
不讓肺如菜瓜布 遠離COPD從戒煙做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79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及董氏基金會響應世界COPD日(今年為11/18),聯手呼籲吸菸者「戒菸及早、拒當COPD候選人」,40歲以上的吸菸者、具家族病史、過度暴露於空氣污染中及老年人,應定期做肺功能檢測,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
她做對健檢 發現了沉默的殺手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1958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十年來,全世界的癌症罹患率及死亡率正快速上升,其中肺癌的死亡率增加非常快。在台灣,惡性腫瘤一直以來占居十大死因的榜首,其中肺癌為排名第一的癌症死因,在台北市也經常居於首位。 -
研究:午睡太長 恐提升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16此項研究的專家來自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他們追蹤了超過16,000名英國人長達13年以上,且無分男女。這些人在九零年代末期,簽署參與了一項重大的研究項目,主要是調查飲食和生活方式對癌症的影響。 -
拒絕慢性肺阻 一定要戒菸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呼吸照護中心主任杭良文表示,所謂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是呼吸道長期發炎的結果,導致呼吸道阻塞而且不可逆轉,使得氣體無法正常暢通進出呼吸道。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大多是由吸菸及二手菸造成的,就如同其他的慢性疾病一樣,無法完全根治,但是透過治療,可減緩症狀及惡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