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臟纖維化
-
三餐外食、不運動!工程師1年胖10公斤 肝指數還異常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2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品貽指出,現今社會中,肥胖(尤其中央型肥胖)、糖尿病、血脂肪異常等健康問題逐漸成為高危險群的標誌,這些人不僅得面對體重的困擾,還可能遭遇脂肪肝的潛在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體重正常,仍可能因基因影響而罹患脂肪肝,同時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都會造成這類族群風險的增加。 -
B肝帶原者未定期追蹤! 接受健檢後竟確診肝癌第3期
癌症新知 / 肝癌74541位是60多歲的B型肝炎帶原者,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都不敢來醫院,最近幾年也沒有追蹤肝臟情形,做了健康檢查後發現,甲種胎兒蛋白(AFP)升高到1,700多ng/ml,趕緊前往消化內科複診。由於甲種胎兒蛋白可以當作肝癌的指標,正常值上限只有到7.0ng/ml而已,醫師趕緊安排打顯影劑的腹部核磁共振(MRI)還有腹部超音波,結果發現了好幾顆肝腫瘤,配合著核磁共振結果,還發現病患的B肝DNA病毒量約有數百萬IU/ml,確認肝癌已經第3期。 -
肝發炎拖不得!4旬男重度肝纖維化 靠8大方法找回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061肝纖維化是肝炎到肝硬化的過渡期,楊建華指出,病理上可分成F0至F4共5期,F0是正常肝臟,F1是輕微纖維化,F2是中度纖維化,F3是重度纖維化,F4則表示已經患有肝硬化了。在台灣,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是常見造成肝纖維化的病因,但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自體免疫性肝病,或者是藥物性肝炎,以及罕見的寄生蟲感染造成的肝炎其實也都可能是造成肝纖維化的原因。 -
搶救肝癌從防治B肝開始 健保給付放寬加惠病友降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124衛福部最新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顯示,當年度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其中7成與B型肝炎有關。以此估算,國內每年超過5000名B肝病友死亡,平均每天15名B肝患者病逝。 -
疫情期間C肝篩檢治療不能等 C肝患者染疫死亡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72高嘉宏教授說,世界上每30秒就有1人因肝炎死亡,C型肝炎治療刻不容緩。但因為疫情影響,民眾進行肝炎篩檢、治療C型肝炎積極度銳減,根據全球性大型研究指出,若因疫情拖延治療,C肝患者病程惡化與死亡人口可能增加。我國有高達12萬名還沒有治療C型肝炎的患者,暴露於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外病變與感染新冠死亡風險提升的危機中。 -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 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75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熬夜喝酒,還有B、C型病毒性肝炎傷肝,但很多懷疑自己肝不好或抽血檢查發現肝指數異常到門診就診的病人並不知道自己過去有沒有檢驗過B肝或C肝。 -
你以為你真的很瘦嗎? 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9諮詢過程中得知汪先生正因自恃從小吃不胖的體質,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手搖含糖飲料更是他每天一定要來一杯的精神飲品,而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相關。醫師立即建議他應調整良好飲食習慣,以改善脂肪肝,避免發展下去形成肝臟發炎,進一步易使肝臟纖維化,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
達叔肝癌病逝得年70歲 肝腫瘤早期手術切除可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肝癌115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肝癌是全球第5常見的癌症,好發於50至70歲男性,男女患病比約3比1,感染原因以B、C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炎及脂肪肝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