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肌肉量
-
如何預防肌少症上身? 運動和營養是關鍵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68愛阿華大學的研究發現,綠蕃茄和綠蘋果皮含有強力的化學物蕃茄素(tomatine)和熊果酸(ursolic acid),老年人連續吃2個月以上,有助制止老年肌肉萎縮和虛弱,讓肌肉可從老化效應恢復過來。 -
銀髮族走路慢、體力差 當心肌少症上身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表示,高齡者常會因為肌少症而使得日生活功能失調,而在出現衰弱之前,往往是因為肌肉量的減少,致使功能下降。老人家因而會出現走路變慢,或是握力不好的情形。 -
高齡化社會來臨 老人肌少症問題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13輕微的肌少症可能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傷口癒合慢;嚴重者將導致失能、肺炎,甚至死亡。目前得知運動和補充蛋白質,有助於減緩肌少症的發生。劉力幗表示,人在老化過程全身骨骼肌肉量減少、肌肉強度與功能退化,隨年齡增長而加速惡化。一旦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可能就是罹患肌少症。 -
銀髮族專屬年菜套餐 食材軟細易嚼好消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59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老人家咀嚼力差,飲食易失衡。有口腔問題的長者通常會選擇流質、易咀嚼的食物,往往排除很多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如全穀、水果、蔬菜及肉類,造成營養不足。不少老人因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抵抗力降低,肌肉量減少。 -
男老師睪固酮下降情緒低落 更年期非女性專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119從事教職的盧先生在年初發現自己對許多事失去興趣、情緒低落現象增加,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了睪固酮低下症,經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謝政興評估後,開立塗抹式睪固酮凝膠治療,盧先生須每3個月回診,經過一年的追蹤治療才得以恢復健康。 -
不吃反而「瘦」不了 成功減肥5招必殺技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910當身體在消化、吸收、代謝食物的時候,會消耗許多能量及熱量,因此確實進食,活化腸胃運作,才能夠真正消耗多餘的熱量。簡單來說,正確控制飲食的減肥方法有以下5大建議: -
老人增加肌肉量 大幅降低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54這項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潘文涵合聘研究員,與莊紹源助研究員共同主持,針對民國88至89年間國民營養與健康調查所訪談的1512位老人,進行長達9年的追蹤,分別探討身體質量指數(BMI)與身體肌肉量(Skeletal Muscle Mass)與老人死亡風險的關係。 -
胖不胖? 光看BMI不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628事實上,許多肌肉量比脂肪量高的運動員,BMI反而超標。加拿大渥太華的「肥胖症醫學研究中心」創辦人費瑞霍夫醫師說,BMI只能衡量一個人多大隻,未把種族、年齡、性別、骨架或肌肉重量納入。加拿大卑詩省的「公共衛生協會」副總裁米勒醫師便指出,如果用BMI評斷個人有無體重過重問題,其實沒那麼有幫助;倘若把範圍擴大至評量人口的肥胖程度,則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