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損兒
-
人工電子耳給付估年168位兒童受惠 新給付料造福嬰兒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381健保署宣布,自今年(2023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2耳給付,預估1年有168位兒童受惠。另全額給付得用於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全、拔管困難的1歲以下嬰兒「横膈膜電位導管」,以利生長發育,每年約造福200名嬰兒。 -
竹竹苗首例人工電子耳手術完成! 病友不用再奔波治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24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於本月17日完成1例人工電子耳手術,並於27日順利完成開頻,以往竹竹苗地區無醫療機構可提供人工電子耳手術服務,病人往往需舟車勞頓求診,此例人工電子耳手術暨開頻乃為竹竹苗地區的醫療立下1個重要的里程碑。 -
植入人工耳蝸擺脫助聽器 聽見外界自然聲音如獲新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47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吳弘斌表示,人工耳蝸為昂貴的儀器,除了需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執行手術,還需要善心人士的捐贈,目前健保僅補助一側電子耳,另一側由慈濟基金會補助,幫助小朋友能順利學習與生活。 -
寶寶安靜好乖? 篩檢發現先天性聽損惹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79據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國健署婦幼組簡任技正施靜儀指出,自101年起,國健署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未滿3個月的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至今年已經滿5年,105年篩檢率達98%,成效顯著。
-
電子耳健保給付 先天性聽損兒找回新「聲」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80據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新增60到100名先天性聽損兒,但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如果聽損嚴重,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但單耳人工電子耳費用高達90萬至110萬元之間,絕非一般新生兒家長所能負擔。
-
聾基因檢測搭人工生殖 造福聽障者家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36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權振指出,安安是32周早產兒,出生後不久,家長發現她對巨大聲響沒有反應,2個月大時確診為中度聽力障礙,去年3月因反覆感染導致突發性耳聾,後來北上至台大接受基因篩檢,結果顯示,家人與孩子都是正常,但她先天內耳構造發育不完全。 -
早期篩檢療育 開啟聽損兒美麗人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33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范君揚表示,新生兒先天性聽損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3至千分之4,如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接受聽語療育,日後語言和身心發展仍可接近正常,與一般人相差無幾。 -
植入人工電子耳 重度聽障者重拾有聲世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45為紀念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捐贈人工電子耳15週年,台北長庚醫院舉辦電子耳家族的成果發表會。根據醫院的統計顯示,近700個家庭因此受惠,年紀最小的患者僅1歲,最大為74歲,迄今補助金額已超過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