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耳健保給付 先天性聽損兒找回新「聲」命

3428
【NOW健康 李宛真/台北報導】
陳光超主任與李小弟一家人
▲先天性聽損兒李小弟開心把玩陳光超主任贈送的小樂器。(圖/亞東醫院提供)

剛滿1歲的李小弟弟,出生後聽力篩檢反應幾乎等於零,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極重度聽力損失」,左耳聽不見。出生4個月後開始戴助聽器,但對聲音反應不佳,必須超過70分貝才有聽覺,僅會發出咿咿啊啊等單音。

 

為了把握寶寶的語言學習黃金時期,李爸爸決定讓孩子兩耳均裝置電子耳,一耳為健保給付,一耳則是自費,術後隔天開通,對聲音已有良好反應,父母相當開心。

據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新增60到100名先天性聽損兒,但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如果聽損嚴重,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但單耳人工電子耳費用高達90萬至110萬元之間,絕非一般新生兒家長所能負擔。

衛福部健保署於今年7月正式通過人工電子耳健保給付,對象為18歲以下、雙耳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的先天性聽損兒,家長只要負擔健保費用,預計第一年150人受惠。

亞東醫院8月22日舉辦「健保新聲命──人工電子耳通樂!」記者會,李小弟弟的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出席活動,齊心呼籲聽損兒的家長不要放棄國家的美意,及早帶孩子接受治療,不要錯過黃金成長期。

亞東醫院人工電子耳中心主任陳光超表示,亞東醫院於上周(8/16、8/17)順利完成台灣第一例(李小弟弟)和第二例(楊小弟弟)健保給付的人工電子耳手術,開創我國聽損者的新「聲」命。

楊小弟弟目前1歲9個月大,出生時聽力篩檢未通過,經過詳細檢查判定為「極重度聽力損失」,檢測發現,他對於超過100分貝的聲音,才有反應,即使媽媽面對面大聲講話,也無動於衷。

為此,楊小弟弟出生4個月後開始戴助聽器,手術時已經戴了一年多,但是對聲音反應仍不佳,因為他對高頻音響的反應極差,只會發出咿咿啊啊的單音。

陳光超指出,學齡之前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對於天生重度聽障的孩子來說,越早植入電子耳,成效越好。健保已提供給付,聽損兒家長應帶著孩子積極就醫,不要讓小朋友輸在起跑點。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