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減退
-
接種疫苗後竟突發性耳聾? 疫苗副作用中醫緩解別恐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5553高資承說明,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屬於耳鼻喉科的急症,如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為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
「頭暈」和「眩暈」差別在哪?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分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753年輕時為了考試挑燈夜戰,即使2、3天不睡覺也能挺過去;到了中壯年,處於高壓工作狀態,如果熬夜趕報告,副交感神經受到不當抑制或交感神經過於活化,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就容易引發眩暈,通常以過勞、緊張、焦慮、睡眠不足、容易生氣等特性的族群罹患率較高。 -
氣溫驟降耳中風發病高峰 新頭針刺激穴位點可找回聽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996目前醫界對於耳中風的致病原因仍無定論,僅有10%至15%的耳中風找得到原因,像是病毒感染、外傷或心血管病變等。西醫通常以抑制內耳發炎的類固醇藥物治療,或搭配血管擴張及血漿擴張劑增進內耳循環,在臨床上約3成患者可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中醫則多半採傳統針灸合併內服中藥,針對耳朵附近的穴道,如耳門、聽宮、聽會、率谷等穴位進行針刺,效果因人而異。 -
氣溫驟降單側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無預警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05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高資承表示,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是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歲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
工程師突然單耳聽力漸失 忽略眩暈竟是如此下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1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由於上述案例眩暈較頻繁,還伴隨耳鳴、聽力受損,且出現於同一耳的現象,故判斷為「梅尼爾氏症」。梅尼爾氏症並非只是單純眩暈症,在台灣較為少見,一般民眾普遍對此疾病感到陌生,而無警覺心;且許多眩暈患者,往往是發病1周甚至1個月後才就診,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此時不僅要花更多時間治療,發作頻率也會增加,讓患者處於隨時可能復發的恐懼之中,且常有一側耳朵聽力減退,甚至重聽的現象發生。 -
聽高音出現「斷音感」? 神經性耳鳴及早治療救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504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耳鳴症狀甚至影響生活時就該積極就醫。收治該名患者的醫師李宏信說明,耳膜鈣化症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中耳炎,因免疫細胞攻擊聽小骨骨膜,導致骨膜反覆發炎損傷,於是出現纖維化,並演變為鈣化。當發炎反應沿著聽小骨向外蔓延到耳膜時,耳膜中央就會開始病變鈣化及沾黏。 -
當流感遇到免疫力低下恐釀併發症 耳鳴警訊不可輕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063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中耳炎症狀多半來自於病原體的感染所致,依病程的長短一般可分為急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炎兩類,常見症狀有耳痛、聽力減退、食慾不振等情形。若罹患感冒、流感或有中耳炎病史,一旦發現耳痛、耳鳴的狀況時未能即時就醫,恐導致日後釀成慢性中耳炎、耳鳴等情況,且反覆發作。 -
突發性耳聾治療成效因人而異 中醫治療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68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政憲表示,突發性耳聾的定義為病人在3天內突然聽力受損,純音聽力檢查中連續3個頻率平均聽閾值喪失大於30分貝。大多數病患除了聽力減退之外,還合併耳鳴、眩暈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