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聊天
-
把握兒童矯正黃金期 治療免受拔牙之苦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209黃媽媽有個就讀小四的孩子,最近,她到學校參加孩子的班親會,回來之後卻好煩惱,原來是參加班親會時,看到班上超過一半的小朋友都有做牙齒矯正,其他家長聊天時,也會分享自己孩子矯正牙齒的過程。這讓黃媽媽好緊張,因為小朋友也有齒列不整的問題,但又擔心矯正過早,會留下後遺症,讓她煩惱到底該如何選擇矯正的時機和療 -
學習語言多動腦 可延緩阿茲海默症病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7語言能力好一點,擁有多種語言能力,即使不幸罹患阿茲海默症,也可能延緩病程進展速度。國外一項研究證實了這個論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外科主任詹金烈指出,語言能力是固定的,建議民眾退休後還是應該多動腦,尋找生活重心。 -
囝仔人有耳無嘴? 威權教養恐讓孩子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94當大人們坐在客廳聊天、氣氛熱烈時,如果小朋友在一旁不斷插話干擾,應該免不了挨罵。台語俗話說「有耳無嘴」,認為小孩子不要意見太多、常問問題,但國外研究發現,父母如果能適時回應,與子女保持良好互動,將有益孩子的心理健康。 -
開啟孩子喜閱人生 親子共讀越早越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231繪本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之一,研究報告發現,寶寶在1歲以前的神經發展,奠定未來認知能力基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宣布,在即將出爐的「母嬰親善醫院2.0版」中,特別規劃了「親子共讀」,強調共讀的重要性,用陪讀開啟孩子知識與健康之門。 -
囝仔人有耳無嘴? 威權教養恐讓孩子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78當大人們坐在客廳聊天、氣氛熱烈時,如果小朋友在一旁不斷插話干擾,應該免不了挨罵。台語俗話說「有耳無嘴」,認為小孩子不要意見太多、常問問題,但國外研究發現,父母如果能適時回應,與子女保持良好互動,將有益孩子的心理健康。 -
開啟孩子喜閱人生 親子共讀越早越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256繪本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之一,研究報告發現,寶寶在1歲以前的神經發展,奠定未來認知能力基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宣布,在即將出爐的「母嬰親善醫院2.0版」中,特別規劃了「親子共讀」,強調共讀的重要性,用陪讀開啟孩子知識與健康之門。 -
萬小芳聊天機器人 幫掛號、助寫病歷都OK!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87全民健保實施24年來,就診人次逐年攀升,不少醫院的診間人次多到爆,嚴重壓縮醫師問診時間,就診民眾往往才剛坐下來,說不到幾句話,醫師就已開好處方箋。 -
臉書滑上癮 當心過度使用憂鬱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30你是臉書(Facebook)的重度使用者嗎?有些人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是打開臉書滑一下,看看現在的最新動態,看看臉友們在忙些什麼,甚至連等車、搭車或是走路的時間都不放過,養成難以戒掉的習慣,若真如此,你可能已經對臉書成癮,不過,根據美國研究顯示,使用臉書過度會影響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