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人失智
-
75歲失智老人 疑鄰人勾引妻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88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表示,這名老翁自72歲起就漸漸出現記憶力變差、重複問話等異常情形,日常生活能力稍有退步,應對反應變慢,社交能力變差,出去買東西偶爾找錯錢。
-
罹患阿茲海默症 認路高手找不到回家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涂敏謙醫師表示,陳先生年輕時從事送貨工作,全省跑透透,只要有地址、電話,光靠地圖就能很快找到路。然而退休後這幾年,卻經常忘路、忘事,家人以為他是年紀大了,老化健忘,但陳先生常重覆問同樣的事,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初期的阿茲海默症。 -
終止人倫悲劇 重視老人失智照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58全台灣估計有超過19萬的失智患者,其中有八成都由家人照顧,承擔24小時、全年無休的照護工作,加上失智患者有多疑、重複行為、日夜顛倒等行徑,常造成家屬情緒失控而爆發衝突或憾事。家中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屬,與有同樣境遇的民眾分享自己的經驗,才發現,原來許多家屬都曾有過輕生的念頭,都有撐不下去、想放棄的時候。 -
活到老學到老 可預防大腦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970刊載於《認知科學趨勢期刊》(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的最新評估報告指出,隨著年紀的增長,但卻仍維持身體、社交及心智的活動,就是抗老化的秘訣。雖說因年齡增長,記憶力一定會有些衰退,但根據研究顯示,記憶力衰退的趨勢其實因人而異,只要常動腦,記憶力衰退會較為緩慢。此研究同時證明,記憶力沒有明顯衰退的老人,大腦功能會比接近年輕人,因此多動腦還是好的。 -
芳香紓壓 「憶」起活化大腦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27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表示,大安區65歲以上老人推估疑似或罹患失智症人口約有2,293人,但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僅有709人,顯示仍有許多失智症患者尚未就醫接受正確診斷治療,欠缺適當照護。 -
家人多關心 失智老人生活品質更好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17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並非只有記憶力衰退或單一疾病,一旦語言或記憶力等功能出現衰退,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日常作息,照顧者及家人就必須注意是否為失智症。精神科醫師陳震宇表示,失智症通常六十五歲之後比較容易出現,年齡越大出現機率越高,大家比較熟悉的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其中一種,屬於退化型的失智症,還有因為中風引起的血管型失智症,另外金屬中毒、腦室積水、代謝異常等因素也都會造成失智症。
-
人口老化潮!重視老人精神疾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85一般提到老人精神疾病,馬上會令人聯想到老人失智症,除此之外,容易被忽略還包括老人憂鬱症與老人睡眠障礙。精神科醫師陳震宇表示,罹患憂鬱症的老人,其臨床症狀與一般成人憂鬱症的表現有所差異,若是精神科醫師經驗不足或未能細心詢問病史,很容易忽略。由於老人較少表達憂傷感受,也就是不太會主動說出自己心情不佳,只會著重在身體不舒服的問題,例如常見的疼痛、眩暈、耳鳴、胸悶、胃腸不適,以及泌尿方面等症狀。但是,一般人很難區分這一些身體症狀是否與心理情緒狀態有關,必需靠專業精神科醫師進行鑑別,才能釐清是否患有老人憂鬱症。 -
慢性病患享遠距醫療 彰基成立遠距健康管理中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