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失智老人 疑鄰人勾引妻

1985
【NOW健康 黃筱雅/台南報導】
75歲失智老人 疑鄰人勾引妻
▲精神科醫師高霈馨表示奇美醫學中心開辦失智症門診,提供家屬評估治療,並可延緩失智症發生。(圖/ingimage)

 失智不只容易忘東忘西,個性還會變多疑易怒,增添旁人困擾。台南奇美醫院日前收治一名75歲男性失智症患者,經常在住家前面大罵鄰居,指稱鄰居潛入家中偷竊,並企圖勾引自己妻子,被家屬送到精神科就醫,診斷確定罹患阿茲海默氏失智症合併妄想症,經過詳細治療,病情終於被控制。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表示,這名老翁自72歲起就漸漸出現記憶力變差、重複問話等異常情形,日常生活能力稍有退步,應對反應變慢,社交能力變差,出去買東西偶爾找錯錢。

 近半年來,老翁經常找不到東西,就急著亂翻,事後常認為家中遭小偷,甚至懷疑鄰居偷走存摺及地契。鄰居在對街架設監視器,患者就以為是要監視自己一舉一動,企圖對自己不利。

 就診當天,因為老翁堅持有看到黑影上樓,臥房有人闖入,一定是鄰居來勾搭自己的妻子,憤而衝到鄰居家門口謾罵,引起不小騷動,因此家人趕緊帶至精神科門診就診。

 經醫師詳細問診,安排心理衡鑑及實驗室檢查,確定老翁罹患阿茲海默氏失智症合併被偷、被害及嫉妒妄想。後來老翁接受失智症治療一段時間,症狀終於得到控制,醫師透過衛教,讓家屬學習如何照顧、包容及接納病人。

 高霈馨指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很多,必須加以鑑別診斷。區別可逆及不可逆的致病病因,以對症下藥。而在確定失智症診斷後,也才能導入適當醫療資源及社會服務。

 一般失智症病人有7成,認知功能會變差,同時合併出現行為精神症狀(BPSD)。常見情形包括有憂鬱、妄想、幻覺、錯認及其他行為障礙,往往成為照顧者最主要的壓力來源,也是家屬開始帶病人就醫的原因。

 早期診斷對於失智症的預後影響深遠,高霈馨提醒,65歲以上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動脈硬化、巴金森氏症、中風或有失智症家族史的老人,是失智症發生的高危險群。如出現疑似記憶力或其他認知功能缺損時,家屬最好及早送醫檢查,才能延緩症狀發生,降低照顧者負擔。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