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罹癌風險
-
小心!致癌物就在你身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167根據衛生福利部在今年6月份公佈去年國人10大死因中,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連續31年蟬聯冠軍,平均每100個人當中,就有28人死於癌症。這個可怕的現象也讓我們不得不去檢視自己的身旁,是不是隱藏著許多致癌因子。根據刊登在《養生保健網》(NaturalNews)網站上的文章就列出,在我們周遭常見的10中致癌物質。 -
病從口入-防癌講座 教你遠離癌症飲食法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334除此之外,有哪些你不能不知的飲食禁忌呢?為了使民眾能進一步了解「防癌飲食」,台北市紅十字會特別舉辦免費健康講座,時間訂於2013年7月06日(六)下午1點至5點,地點位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舉行(北市徐州路2號4樓)。邀請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林伯俊醫師主講「探究防癌飲食養生之道」。
-
拒絕黑心致癌食物 自身免疫力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60雖然這些化學物質會自行台出體外,但醫學上仍有待證實毒澱粉對人體是否會造成不可回復性的傷害。台灣免疫細胞應用協會表示,對於代謝機能較衰弱的中老年人而言,可能無法短時間內代謝體內過多毒物,若這些有害物質長年累積,很有可能造成細胞病變,再加上免疫力會隨年齡而逐漸下降,容易增加罹癌風險。 -
年度罹癌人數首破9萬 平均5.8分鐘1人罹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44統計數據指出,民國99年,國內平均每10萬人就有391人確診為癌症,換算後平均每256名國人就有1人發現罹癌。從性別觀察,癌症發生率男性比女性高出1.3倍,而民國99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2歲,相較民國98年的63歲則減少了1歲,國民健康保險局局長邱淑媞認為,主因與民國99年起實施四大癌症免費篩檢措施有關。
-
心律不整藥物「胺碘酮」 增加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60研究發現,「胺碘酮」進入身體後代謝較慢,半衰期約53天,約需2個月體內藥物才會減少一半,因為藥物留滯體內時間過久,使得副作用產生機會大增。第二代藥物毒性、副作用都降低許多,只是價格較貴。
-
日夜顛倒擾亂退黑激素 提高卵巢癌罹患風險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870雖然台灣勞基法條文已做過修正,放寬女性上大夜班的限制,女性勞工除了在妊娠或是哺乳期間之外,只要和雇主達成協議,就可以上大夜班。但是日夜顛倒對女性身體有所損傷,專家建議女性必須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再決定是否要上大夜班。 -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腦癌風險高五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62黃俊豪醫師表示,這項研究追蹤2000年至2003年間11萬2555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成人患者,以及一般成年人,追蹤時間長達10年。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發生惡性腦癌機會,每年每1萬人中有2.96人,而一般人機率為每年每1萬人中有1.66人,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缺氧和腦癌有關。 -
輕熟女抹片篩檢率最低 比阿嬤還遜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28儘管國民健康局統計顯示,民國86年至101年間,子宮頸抹片檢查3年篩檢率由35%上升到56.6%,成長超過6成,子宮頸侵襲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也因此降低約6成,然而台灣仍有多達200萬名30歲以上女性,在過去6年內未曾接受抹片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