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血性心臟病
-
國人失智症死因排名第13 但這個數據可能未反映現狀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14依照聯合國定義,台灣屬於高收入國家,何以失智症死因在台灣為13名,遠低於WHO的高收入國家中是第3名?國內列失智症為死因的數字可能被低估了。臺北榮民總醫院教授傅中玲所主持的阿茲海默症世代研究發現,死因統計中,只有6%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死因有寫上失智症;且依2017年國內死因統計,失智症占國內所有死亡人數0.9%,比較英國的統計,失智症則占了將近16%。 -
呼吸中止造成身體缺氧 恐致血壓飆升加重心臟負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44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科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該患者確診為高血壓後,曾使用鈣離子阻斷劑治療,回診追蹤卻發現血壓未獲得穩定控制,進一步詢問睡覺時是否有打鼾狀況,以及白天是否容易打瞌睡,並轉介至睡眠中心進行24小時血氧監測。 -
每天吃2根香蕉 對健康的好處有這些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033香蕉中的鉀,有助調節血壓、穩定心率及胰島素的釋放;與鈉同時作用的話,可控制體內的水平衡。健康成人的鉀攝取量,每天應在3,500至4,700毫克的範圍內,不過實際需求仍取決於生活方式,2根香蕉約可提供900毫克的鉀,也能從西瓜、菠菜或甜菜當中攝取。 -
心室頻脈每分鐘心跳逾120 嚴重心律不整恐猝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06張耀庭醫師解釋,心室頻脈是指1分鐘心跳大於120跳,且源自心室的嚴重心律不整,通常會增加猝死的機率,而缺血性心臟病是造成心室頻脈最常見的原因,常會讓血壓不穩定、心臟停止跳動甚至死亡。心室頻脈又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原發性是較為少見的1種心律不整,可能潛藏有基因或心臟結構上的問題;續發性則通常是冠心病、心臟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心肌肥厚或是藥物造成的電解質不平衡等因素。 -
研究:乳癌患者 可能存在心房顫動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45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第2大常見癌症,2018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在《全球醫藥新知》篇中「患乳癌的女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高嗎?」的報導,根據知名國際學術期刊《HeartRhythm》發表的1項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罹患心房顫動(Atria -
乾癬併發症知多少? 林明秀醫師談治療面面觀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812每到秋冬時節皮膚總是好發明顯紅斑、疹子,還有層層厚白的皮屑,不只是這些外觀的問題衝擊乾癬患者的內心,對病症不了解的民眾甚至會有錯誤認知,以為乾癬具有嚴重傳染性,進而造成患者在工作、人際社交上的挫折。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明秀,藉由「治療乾癬面面觀」主題,打破刻板迷思之餘,也探討乾癬易引起何種併發症,以及其治療方式。 -
每天吃一顆蛋 可遠離心臟病發風險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794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或追求健康的人士,因害怕體內膽固醇增加,通常都會節制吃蛋。但「美國2015至2020年最新飲食指南」報導,已經取消了每日攝取膽固醇的上限,並說明體內的膽固醇約有8成是身體自行製造出來的,只有2成來自食物。現在中國和英國的研究也表示,每天1顆蛋,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機率,研究 -
最新飲食指南出爐 3大修正重點報你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349最新飲食指南出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培養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國健署發現,國人普遍蔬菜、水果吃太少,蛋白質、澱粉常過量,飲食型態可說普遍未達均衡飲食標準,希望民眾均衡飲食才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