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血性中風
-
減肥改喝代糖飲料 反增中風及失智症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26不要為了減肥不吃蔗糖,而改成熱量較低的代糖,這樣對健康不但沒有益處,反而還增加了中風風險,攝取代糖不一定能幫助降低體重,卻會增加中風和失智的機率。 -
泡湯冷熱交替很舒服 醫師:三高患者慎防中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96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指出,天冷時,許多人會去泡溫泉,不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謹慎,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每次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
急性缺血性中風 血栓溶解劑治療納健保給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100腦血管疾病向來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3名,據衛福部104年統計,平均每天有31人死於中風。中風大致可分為缺血性中風(或稱腦梗塞)、出血性中風(或稱腦出血),尤以前者是國人最常見的中風型態。值得注意的是,中風也是造成中老年人失能或是肢體受限的主因。 -
腦中風後6個月內 掌握黃金復健期病情可控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根據10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奪走1萬1169條人命。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統計結果顯示60至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 -
還在睡前滑手機? 短暫性失明恐上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22根據報導,英國近期有兩名年齡分別是22歲及40歲的女性,不約而同出現好幾個月「短暫智慧型手機失明」(transient smartphone blindness)的現象,症狀包含短暫失明的情形一再發生,時間最長的一次甚至達到15分鐘。這樣的現象,有時候會讓人以為是暫時缺血性中風(TIA),亦即俗稱的眼中風。不過,這兩位女性接受了多種醫療檢查,包括MRI掃描和心臟測試等,都無法找到任何原因來解釋此問題。 -
高血壓患者炎夏擅自停藥 恐引發中風危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35一般高血壓患者夏天無須減藥,王宗道指出,有些病人夏天血壓平均收縮壓降10至20毫米汞柱,甚至會出現血壓過低的情況,但如果沒有出現頭暈、疲憊、手腳冰冷等低血壓症狀,並不用減藥。 -
春神來了「心」知道 乍暖還寒易中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76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表示,近期門診常有80歲以上的病患因心房顫動引發中風而送醫急救,心房顫動式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現象。其中一位87歲病患因平時沒有留意心律不整的問題,導致心房顫動嚴重,形成腦部血栓而中風,且意識昏迷。隨著年齡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65歲以上患者達5%以上。 -
搶救急性腦中風 介入性動脈取栓新療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61有鑑於急性腦中風治療是與時間賽跑的重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發展出「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並成立「多科整合式急性腦中風治療小組計畫」,針對所有急性腦中風到院病人,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時間控管分析及改進,至今收治近50例,預後均相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