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組織沾黏
-
鬆解枕下肌群緊繃、治療肩頸痠痛 「小扁針」成功救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4565歲的鄭先生,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數年前開始頸部僵硬,有抬頭及低頭的困難,頸部肌肉壓痛,連帶肩關節也緊繃,屈伸活動受限,時常頭暈頭痛,晚上難入眠,也睡得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進而求助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經診察後發現,鄭先生枕下肌群緊繃,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沾黏,每周施以1次小扁針療法,搭配服用舒筋活絡的科學中藥,3周後肩頸部緊繃痠痛明顯改善,疲累感減輕許多,已經不會頭暈頭痛,晚上睡得比較安穩,日常生活品質得到提升。 -
巧克力囊腫恐釀成不孕症 手術最擔心沾黏新醫材可預防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245李木生院長指出,婦科手術中最擔心的就是術後組織沾黏問題,要在術中預防沾黏,除了醫師要有熟練的手術技巧之外,還要確實執行清潔工作並細心處理傷口,但沾黏仍然是很難預期的。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現今已有手術過程中可置入預防沾黏的醫材,此種無菌半透明的玻尿酸貼片,具有生物可吸收、不易滑動或脫落的特色,患者接受度較高,且能大幅降低沾黏程度及發生率。 -
自然產憂尿失禁剖腹產怕組織沾黏 聽婦科醫師專業建議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590菡生婦產科診所邱淑芳院長表示,在正常情況下,產婦都適合自然產,好處是恢復較快,即使是會陰部有撕裂傷口,疼痛度也較低,不會留下疤痕,產婦通常在產後數小時便可自行下床上廁所,約3天後即可出院。需注意的是,有些婦女在自然產後,會有尿失禁問題,可多做凱格爾運動,來幫助恢復鬆弛的骨盆底肌肉。 -
甲狀腺結節脖子腫 微創射頻消融免留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81甲狀腺良性結節存在於甲狀腺組織,包含實心腫瘤及水泡,如果並未壓迫呼吸道,造成呼吸不順、疼痛或進食異物感等生活不適,或有惡性腫瘤的疑慮,通常不需要手術動刀,但如果體積過大就需考慮切除。醫師說明,甲狀腺血管密布,傳統手術採全身麻醉,術後恐有組織沾黏及神經受傷的風險,而患者頸部會留下1道5公分左右的「割喉」疤痕,這讓許多病人望之卻步。 -
阿嬤切除乳房卻痛肩膀 醫師阻斷神經助復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95莊淨為表示,根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大約有20%到30%的乳癌患者,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3個月到半年,傷口及臨近組織疼痛仍有持續或加重現象,便需懷疑是否為「乳房切除後疼痛症候群」。有別於淋巴水腫的腫脹不適,病人的傷口部位及腋下至手臂內側會有不同程度如火燒、蟲爬、刀刺、電擊般的疼痛,也有患者因疼痛與神經問題使手部活動受阻、肌肉萎縮,加上疼痛慢性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新人工瓣膜含苞綻放 高齡患者二次手術免開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43大部份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人早期沒有症狀,但瓣膜嚴重狹窄時,會發生心絞痛、昏厥及心臟衰竭等症狀。一旦出現上述症狀,病人預後將急轉直下,可能短期內就會死亡。
-
腹腔沾黏威脅女性健康 恐性交疼痛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212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腹腔沾黏是一種常見又麻煩的婦科疾病。當腹腔組織與器官發炎或受傷,在修復的過程中產生不正常的結締組織沾黏,使原本分開的組織或器官相互黏在一起,形成腹腔沾黏。 -
剖腹產沾黏 婦人腰部僵硬抽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10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主任張哲銘醫師說明,台灣約六至七成婦女於剖腹產後發生沾黏現象,這是因為接受剖腹產、子宮切除或是其他腹部手術後,組織及器官受損癒合時,會產生疤痕組織,與周邊健康組織沾黏,可能造成周遭組織或器官發生扭結,影響正常運作,嚴重時引起反覆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