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胞激素
-
提升胰臟癌存活率 再生緣與彰基啟動臨床NK細胞療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4326研究中1名85歲男性病患罹患胰臟癌,因年歲已高且病情嚴峻,合併多發性肝轉移、原因不明器質化肺炎,主治醫師原不建議進行積極治療,但病患與家屬仍不願意放棄任何希望,經醫師評估後進行免疫細胞療法、溫熱療法及化療的合併治療。約3個月療程後,腫瘤明顯縮小,且沒有產生副作用,至今已健康生活3年,與家人一同完成了更多生命中的待辦事項。 -
聽到發燒「心好慌」? 專家提醒吃藥也可能使體溫升高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41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發燒代表身體正在動員免疫細胞,要來對抗外界物質,發炎或感染部位會有細胞激素,告知掌管體溫的大腦下視丘,應該要提高體溫加強免疫系統;但不是所有發燒就是身體正在感染,藥物過敏或副作用,都有可能讓體溫升高,讓身體溫度高於平常。 -
中研院研發A型流感廣效疫苗 以1打多提升防護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814團隊研發出「單醣化嵌合血凝集(chimeric HA)蛋白疫苗」,可對抗各種異株和亞型的A型流感病毒,減少因誤判病毒株導致疫苗防護力不足的問題,研究成果於今(109)年7月登上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
罹患牙周病除了就醫治療外 平常多吃益生菌有用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925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林意萍醫師表示,由於大部分的益生菌都是在腸道培養出來的,口腔內存在的量並不多,停留時間也不長,所以益生菌雖然目前已廣泛地應用於腸胃道相關疾病,但在牙周病的防治上尚未明確。儘管某些文獻也曾探討過部分益生菌似乎能減少牙周病的發生,並對治療有所助益,但如前所述,由於大部分的益生菌停留在口腔的時間很短,所以在臨床實際運用上,不同益生菌種的作用效果,以及要以何種形式讓人體吸收,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和研究來論證。 -
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恐致免疫下降 讓病毒找到破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37研究指出,持續數周的壓力、較少時間與他人相處而感到孤單以及睡眠不足,是削弱免疫系統的3大關鍵因素,先前的研究也指出,在同樣健康、非免疫力低下的一群人當中,如果較少與他人相處或是暴露於病毒中,將比起經常外出與人社交者,更容易生病且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
歷經葉克膜23天、呼吸器33天 70歲新冠重症病患康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11台北榮總表示,病人3月自國外返國後,因咳嗽發燒,確診為新冠肺炎後,收治於其他醫院。10日後因呼吸衰竭,進行插管後轉至北榮負壓隔離加護病房,隔日即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接受葉克膜治療。 -
癌友術後淋巴水腫肢體沉重 淋巴管靜脈吻合改善回流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64賴志昇醫師說明,肢體淋巴水腫好發於乳癌、婦癌、泌尿道癌以及大腸癌等患者,在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時併進行淋巴結廓清,因而影響淋巴液回流,以致肢體淋巴水腫。部分癌友則是接受放射線治療時,淋巴節功能受損,而出現症狀。 -
使用酒精防疫消毒好幫手 噴的、抹的哪種效果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38最有效的個人防疫措施就是勤洗手、注意環境清潔與澈底消毒,劉美沁藥師說明,在環境清潔與消毒中,值得一提的就是酒精,不僅是因為它優異的消毒能力,也是由於其不可忽視的危險性。因為酒精的純物質學名為乙醇,是高度易燃液體和蒸氣,可能造成嚴重眼睛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