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素食者
-
響應世界地球日! 營養師解析素食者外食該注意這些事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418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這天被認為是環保運動的代表性節日,鼓勵民眾採取行動,保護地球,也藉此提高對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意識。經濟部在2020年發布的「國內外經濟情勢分析」報告書中提到,台灣人口有13%為素食者,且素食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加上近年來餐廳、餐飲業者紛紛推出素食選項,外食素食族群的比例逐漸增加。 -
補充魚油跟吃魚哪裡不一樣? 藥師揭3大魚油攝取迷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57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只吃魚就能吃到足夠的魚油?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提取而來,大約30%的魚油為Omega-3脂肪酸組成,剩下則是其他脂肪。Omega-3是1種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透過飲食取得,而現代人外食居多,要攝取到維持身體需要的劑量有一定的難度。 -
植物肉製作過程歷經3代改良 吃起來口感就像真肉一樣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81近年來植物肉產品盛行,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廳、超市等皆可看到它的蹤跡,讓民眾又增加一種飲食品項,但食藥署提醒,植物肉產品如要對外宣稱為素食,應清楚標示,這樣消費者才可以安心的購買。食藥署指出,為了使植物肉更具風味,在加工時多已調味,所以血壓偏高族群,應注意鈉含量,在烹調時要記得先試味道,再放入鹽巴或調味料,避免造成身體過大負擔。 -
預防貧血建議補充1營養成分! 多吃這8種食物有助改善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58你是否常覺得精神不濟、頭暈目眩呢?小心這可能都是鐵質攝取不足的跡象!「鐵」作為血紅素製造的主要元素,負責輸送氧氣至人體各處,同時也幫助人體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一旦攝取不足,便可能引發免疫力下降、臉色蒼白等症狀。而鐵質該如何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呢?網路上就有關於高鐵質食物的話題討論,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
乳癌化放療副作用好痛苦! 中醫採取食養調理協助緩解
癌症新知 / 乳癌2471乳癌病友因為接受西醫的化療而產生的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與心悸!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賴睿昕指出,是屬於陰虛血燥的體質,這時身體也是屬於容易發炎狀態,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癌友的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在吃不下以前就該顧好營養,因此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的飲食為原則。 -
素食者也要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2高1低」陷阱恐惹禍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051實際上素菜料理為了增添風味,經常使用油、糖或沙拉醬等方式調味,反倒製造「高油、高碳水、低蛋白質」2高1低的陷阱,引發血糖異常。那麼素食者應該如何避免糖尿病呢? -
素食主義風潮!國健署提供素食飲食指南 注意8大指標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510崇尚自然環保、講究生機飲食,素食品項愈來愈多,且不少素食餐廳裝潢擺設精緻又時髦,讓吃素成為1種飲食潮流。不過,營養師提醒,即使吃素,仍要攝取適當油脂(橄欖油)。為避免缺鐵性貧血,建議多吃紅鳳菜、紅莧菜等鐵質含量較高的蔬菜。 -
疫情下3C使用激增! 工業教父謝榮雅護眼之道靠這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7571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國人每日使用3C的總平均時數長達10.7小時!而隨著這3年疫情的影響,平均時數早已突破以往,有愈來愈多的人重度仰賴3C產品,無論是上班族遠距辦公、學生線上上課,都已經成為日常,鮮少人能夠完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