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紅血球
-
三餐自煮恐缺營養素 婦人頭痛眩暈抽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74黃淑惠說,案例中的這名主婦習慣自己料理三餐,早餐自己準備,中午帶便當,晚餐全家在家吃,除豆魚肉蛋外,往往只維持至多2樣菜及湯,雖然看似營養均衡,實際上卻缺乏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的攝取。 -
營養不良導致貧血? 醫師:可能是癌症前兆
癌症新知 / 腸癌5505「貧血是身體健康一大警訊」劉耀中醫師表示,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但是並非只是給予鐵劑或輸血就能治癒。貧血是身體發出警訊,甚至是癌症前兆,一定要找出合理解釋的病因,才能根本治療。 -
罕見骨髓纖維化 脾臟腫大如小冬瓜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854台北馬偕醫院血液暨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說明,骨髓纖維化是一種罕見的造血功能紊亂疾病,骨髓纖維化後,造血細胞無法在骨髓裏生長,必須轉換到其他組織如脾臟及肝臟繼續造血任務,結果導致脾臟腫大,壓迫到內臟,嚴重者可能轉型為急性白血病,危及性命。 -
牙齦及皮下出血 恐為血小板凝血功能異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85住院後進一步做骨髓抽吸細胞學檢查,發現血小板母細胞--巨核細胞數目雖稍有增加,但其餘白血球及紅血球母細胞系列皆為正常,因此診斷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經輸注血小板、類固醇及免疫球蛋白注射,終於停止出血,復原出院。
-
開趴濫用笑氣 恐手腳無力笑不出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11食藥署副組長戴雪詠表示,近來傳出民眾連續假期開趴,為追求感官刺激而濫用笑氣,渾然不知笑氣吸多了,會帶來嚴重後遺症。笑氣對中樞神經可產生麻醉作用,醫療上常用於手術全身麻醉及鎮痛,但使用不慎,容易引起不可逆的副作用。 -
保腎卻傷肝 3成洗腎病人血液透析染C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73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舉辦更名記者會,理事長高嘉宏教授同時發表一項耗時5年、針對洗腎病患所做的C型肝炎臨床研究,在探討傳統長效型干擾素單一治療,以及長效型干擾素合併低劑量口服雷巴威林治療的相關治癒率比較時,獲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發現。
-
自體血液純化注射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首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49退化性關節炎是職棒、職籃選手常見的運動傷害,不少人甚至因此被迫提前結束職業運動生涯。然而,退化性關節炎並非運動選手的專利,一般民眾隨著年紀增長,長期運動傷害,也容易患有退化性關節炎。近年來,路跑及騎單車運動盛行,民眾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也明顯增加。 -
年度身體小毛病代表字 「累」「肥」奪冠亞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13美兆診所營養科主任詹恩慈指出,這些小毛病雖然不會立即帶來疾病威脅,卻潛藏健康隱憂。例如超過六成選「累」與「肥」的人,每週會飲用含糖飲料;約八成選「累」又選「肥」的人,每週都吃油炸食物,雖然滿足「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口腹之慾,但卻無法真正恢復體力,還會增加身體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