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糞便潛血檢查
-
血紅素下降原因不單純 貧血患者當心免疫力低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599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詳細問診之下得知,該名患者曾聽說罹患海洋性貧血容易造成體內鐵質聚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又想到有人說肉類能補鐵,因此便自行減少吃肉,降低對鐵的攝取,但最近幾個月卻常感到頭暈虛弱,感冒頻率似乎也有增加;理學檢查顯示皮膚、手指、眼結膜皆有蒼白的現象。 -
大腸癌發生率連年增高 排便出血就應提高警覺!
癌症新知 / 腸癌3513黃洸偉指出,糞便帶血是腸胃科門診常見的問題,原因包括痔瘡、肛裂、大腸瘜肉、大腸炎、大腸憩室症,甚至是大腸癌。不少民眾患有痔瘡,因此發現便血時就直接聯想到痔瘡,而未進一步接受檢查。 -
年節吃喝掌握4要訣 遠離大腸癌風險「腸」命百歲
癌症新知 / 腸癌3880國民健康署建議,尾牙、春酒聚餐時,民眾最好多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且富含纖維的蔬菜,少吃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等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的食材,改以魚肉、瘦鷄肉代替紅肉,烹煮時盡量少油、少鹽、少糖,才能減少肥胖及罹患大腸癌風險。 -
預防大腸癌 醫師建議從這7招做起
癌症新知 / 腸癌4117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瘜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瘜肉癌化而來;一旦發現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
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 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
癌症新知 / 腸癌6014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已是第2期或更嚴重,常見的症狀有:不明原因腹痛超過1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等。 -
婦人血便確診大腸癌 新術式可免除人造肛門
癌症新知 / 腸癌3524隨著飲食西化及生活習慣改變,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始終高居不下,連續1、20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排行榜前1、2名,呂宗儒醫師提到,7至8成大腸癌患者為自發性病症,找不到相關家族史。如以年齡進行分析,50歲以上的患者,大都與抽菸、生活習慣不良、長期飲食失衡、嗜吃刺激性食物有關;如在50歲之前發病,則大都是因為基因遺傳。 -
女子長期下腹痛 摸到身體硬塊才知已大腸癌末
癌症新知 / 腸癌3804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建國表示,惡性腫瘤如併發腹膜轉移,治療上相當棘手,病人通常生活品質不良,存活率也較低。此外,一旦腹膜腫瘤轉移,因為腹膜血漿屏障關係,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在腹膜灌流濃度很差,治療效果大都不佳。以往大腸直腸癌且腹膜轉移患者存活期往往不到1年,即使接受化學治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僅能爭取6至9個月存活期,顯見這類癌症之險惡。 -
別跟你的胃過不去! 應酬族必知挑食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47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醫師陳皇光指出,胃部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長期下來會導致病變,像萎縮性胃炎患者易引發胃癌,而長期胃酸食道逆流患者,如合併巴瑞特氏食道,食道癌機率也會提升,但民眾不必過度恐慌,透過藥物及飲食的改善,胃病根治率可達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