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醫學部
-
孩子擔心病毒上身!洗手洗到破皮 就醫確診焦慮強迫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37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王彥欽表示,許多強迫症及焦慮症第一次發生時都在兒童及青少年期,強迫症包含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而對個案造成困擾,以及為了忽略或壓抑這些強迫思考而出現的重複行為。 -
高中生喝酒竟酒精成癮 衛福部提健康飲酒「不喝最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45WHO已認定酒精為第1類致癌物,衛福部調查更發現超過7成的高中生在成年前就有飲酒經驗,甚至喝出酒精成癮症,年輕化趨勢不容忽視。暑假到來,衛福部除提醒飲酒應適量以外,更希望大家「不喝最好」。 -
癌友自殺率高出一般人10倍 醫剖析罹癌這段期間是高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82台大公衛學院統計1987至2007年全國癌症登記檔案資料庫,分析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結果發現,台灣每年每10萬人中約110名癌症病人自殺,而一般人口自殺率則為每10萬人中10幾人。換算下來,癌症患者自殺率高出一般人10倍之多。 -
基金會關懷癌友心理健康 與19家醫院簽約提供諮詢補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8741歲Nora正積極配合不孕治療,她在無意間感覺左胸怪怪的,因此趕緊到乳房外科就醫,一連串檢查下來得知自己罹癌的壞消息。雖幸運發現得早,不過手術後仍需配合5年的荷爾蒙治療,也宣告她提早進入更年期。努力許久的生子願望落空,Nora每每看到社群媒體上朋友的曬娃照,眼淚便撲簌簌停不下來,讓她好幾度燃起輕生念頭,想從陽台一躍而下一了百了。 -
9合1大選後「選舉症候群」患者激增! 醫師提4招緩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72三總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楊聰財指出,每逢大選前後,門診「選舉症候群」患者明顯變多,因關注選情,出現焦慮、失眠、情緒不穩、食慾變差等狀況,此正確醫學名稱應為「壓力適應障礙症」。 就如同升學大考,沒考好,或是結果不如預期,沒能考到理想的學校或科系,一定充滿失落等憂鬱情緒。對於部分熱心政治的民眾來說,如果支持的政黨挫敗,或是候選人落選,也會出現類似的心理衝擊。 -
躁鬱症情緒起伏大 專家籲:正確認知積極治療很重要!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01躁鬱症不同於憂鬱症,躁鬱症患者常出現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時期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是使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拉扯,相當煎熬。躁鬱症發病年齡3大高峰為17歲、26歲及42歲,如在年輕時(21歲前)發病症狀常較為複雜,恐有藥物、酒精濫用、企圖自殺等傾向。為加強青少年對於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推動《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月28日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 -
長新冠為何會出現焦慮? 研究發現:與Fkbp5基因有關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401據統計,全台染疫人數已突破6百萬人,如果加上黑數,確診人數可能已經破千萬,其中少部分患者出現焦慮等長新冠症狀。為何感冒發燒康復後,不會焦慮纏身?陽明交通大學與台北市聯合醫院攜手揭露其中機轉,應與Fkbp5基因有關。 -
大疫年焦慮!6種人易陷入群體恐慌 精神科醫師提5字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60近期藥局門口永遠大排長龍,不少人急於搶購實名制快篩。回顧過去:疫情初期排隊買口罩,搶購物資與衛生紙等,我們從沒遇過的疫情與戰爭等狀況,使得排隊熱潮與「XX之亂」重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