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科醫師
-
更年期症候群恐影響女性工作表現 醫曝症狀與改善方法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6799根據澳洲2023年1項全國婦女健康調查發現,4分之1的澳洲中年婦女(45至64歲)表示,更年期引起的症狀導致日常活動變得困難,有17%的婦女因更年期症狀在過去5年中曾長時間休假。澳洲統計局2022年數據也發現,因更年期所導致澳洲女性每年因提前退休,造成每年損失 152億美元的收入和退休金。 -
112年度校園暴力事件近3萬件 兒盟提3大呼籲全面防制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43新北市2個月前發生國三生割頸案,讓台灣的校園安全再度受到關注,教育部校安系統數據統計,2023整年度高中職以下的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案件近3萬件,平均每天約有71件暴力事件發生。兒福聯盟今(2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據2023年調查顯示,有超過4分之1的兒少(26.6%)不認為自己在學校是安全的,更何況最擔心孩子安危的家長。 -
思覺失調症發病高峰期!背後有原因 中西醫治療助康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580佑德中醫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腎為先天之本涉及到遺傳因子,因先天遺傳所致的思覺失調症與腎氣是否充足有關;而後天因緊張、焦慮和壓力大所致的思覺失調症,則是與五臟六腑的失衡有關,脾為後天之本,後天失衡首重脾胃的調理。 -
「身心調適假」高中職3月起試辦! 每學期最多可請3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863近年來,大專校院推動「心理調適假」,成效顯著,學生團體希望「心理調適假」可以向下延伸至高中職,教育部表示,今年3月起,開放高中職試辦,但正名為「身心調適假」,每學期學生最多請假3日,且需出具家長同意證明書。 -
開工首日不想上班?症狀持續7日 小心罹患休假症候群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863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每逢年後門診,「休假症候群」、「開工壓力症候群」等患者人數明顯上升,除了假期過後的「若有所失」低潮,有些人一想到工作量暴增,或繼續沉醉於假期歡樂氛圍,就不自覺地胸悶、失眠、惡夢,或是不自覺手抖。 -
雜物滿屋難斷捨離?囤物是種病! 適時醫療介入有幫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323近年來,興起一股「斷捨離」風潮,講究無欲單純的生活,但社區中仍常見「囤積症」患者,在家中堆滿東西,髒亂不堪,寸步難行,幾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果旁人丟棄物品,還會勃然大怒。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1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才能逐步改善。 -
選舉結果不符合期待!出現易怒、失眠 恐陷選舉症候群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814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泰宇表示,「選舉症候群」並非正式精神科疾病名稱,而是屬於因重大事件影響身心狀態的現象,例如,自己高度支持的政黨、候選人並未當選,一時之間難以接受結果,以致出現憤怒、失落、悲傷、沮喪、相對剝奪感等負面情緒。 -
國家警報引起恐慌?醫師傳授安心5招 防焦慮情緒來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1221月9日下午3點多,每個人手機均響起國家級警報,嗡嗡作響,引發眾人不安,對此,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建議,日後如又收到警報,首先必須查證此訊息的真偽,不用自己嚇自己,只需心存警惕,不必緊張、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