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疾病
-
思覺失調恐因五臟失衡 中西醫合併治療從根本改善病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1181名29歲的上班族女性,個性內向、害羞、自我要求高且有完美主義傾向,在5年前出現幻聽、幻覺,到醫院檢查發現多巴胺指數過高,綜合她的病症後,被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由於她經常出現躁鬱、憂鬱、記憶力衰退及幻聽、幻覺等多種症狀,上班期間狀況不斷,在病情不穩定時,還得請假休養,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生活品質。然而,經過3年多來持續服用藥物,仍沒有完全根治,心急如焚的患者母親聽聞中西醫合併治療效果較好,因此開始嘗試加入中醫治療,終獲好轉。 -
大自然的力量? 美研究:從事園藝活動可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07很難聯想到簡單的園藝活動,竟然可以幫助降低罹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子刊《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上的1項研究報告顯示,園藝活動在成年人身上能有正面效益。 -
本土+25104!死亡+105 女子快篩陽摔落樓梯間昏迷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1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日宣布新增25,104例本土個案,373例境外移入,105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1名20多歲女性,日前快篩陽性後,被發現於樓梯間摔落昏迷,送醫急救後收治加護病房,但因出現休克、腦震盪及急性呼吸衰竭等情況致病情惡化,不幸過世。 -
職能治療師陪精神康復者走過幽谷 去汙名找回正面形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2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文山職能工作坊於2023年1月3日至13日舉辦「I WATCH-精神康復者的內心與視野」展覽,展出工作坊內學員的繪畫、攝影作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職能治療科李淑君主任表示,多年來松德院區專精於精神醫療領域,並同時創新許多精神康復者去汙名(de-stigmatization)作為,以提升社區精神健康識能。 -
憂鬱症藥「樂心平膠囊」啟動回收! 限期到明年1月中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880食藥署今(27)日宣布,用來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台裕樂心平膠囊60毫克」溶離度試驗不符合規格,將於112年1月14日前回收1批,共1萬6千顆。食藥署表示,目前已要求廠商應於112年1月14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呼籲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該款藥物。也提醒民眾,若對使用之藥品有任何疑慮,應盡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
耳鳴嗡嗡叫別不理會! 醫示警:恐因焦慮引發精神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5近期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引發耳鳴的症狀。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聽力減退、病毒感染、藥物中毒、外傷、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 -
本土+14034!死亡+38 指揮中心澄清:解散沒有時間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32新冠肺炎疫情似有增溫跡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1)日新增1萬4034例本土個案,較上周日增加8.1%,連續3天較上周同日上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接下來疫情可能上升,或上下起伏。 -
女大生因思覺失調出現逃避行為 中西醫合併治療助恢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357思覺失調症在西方醫學被定義為是慢性且重大的精神疾病,常見症狀有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礙,出現包括幻聽、幻覺、幻影或被害妄想等症狀,導致表現恐慌、情緒失常或行為異常。就中醫的觀點分析,思覺失調症屬於「情志」的病症,然而不管是思覺失調、強迫症、過動症、躁鬱症或是妥瑞氏症,主因都是五臟功能失調引起的,或進而導致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反應。中西醫合併治療通常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患者能在數個月內改善大部分的症狀且回歸正常生活,不過即便如此,仍應持續回診追蹤,配合西醫及中醫師的診斷治療,由醫師評估減藥時機與劑量,不得自行減藥或驟然停藥,最重要的是家屬應給予病人心理上及行動上的支持,不該責罵病患,應讓病患感受到愛與關懷,才能敞開心胸,取得病患的信任是協助治療相當重要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