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第二型糖尿病
-
針劑胰島素並不可怕 正確使用穩住血糖有效控制糖尿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378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曾耀賢醫師指出,根據目前的診斷標準,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mg/dL,或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為HbA1c)超過6.5%,加上高血糖症狀,即診斷為糖尿病。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然而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不到40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 -
「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16278張斯蘭強調,胰島素對生命至關重要,血液葡萄糖要進入細胞提供能量,必須有胰島素作用。如果血糖值很高,卻沒有胰島素協助,葡萄糖就只能在血液流動,細胞會獲取不到養分能量,大腦會誤判食物攝取不足,容易多吃、多喝、體重減輕、嘔吐等,長期提高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
糖尿病患者血糖起伏大 原因可能出自胰島素細胞過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2954糖尿病治療需要長期規劃,有些患者因為恐懼和迷思,不願使用胰島素,必須經由溝通來扭轉患者對於胰島素錯誤的印象。然而對於長期缺乏胰島素的身體來說,使用胰島素有如久旱逢甘霖,降血糖的效果明顯,呼籲糖友應及早與醫師討論胰島素的使用。 -
苦瓜胜肽真能控糖? 專家來解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314據統計,台灣有200萬人確診糖尿病,並以每年約3萬人幅度持續增加,其中超過90%是第二型糖尿病,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因為飲食精緻、活動量少的現代生活型態,肥胖問題成為全球公衛重大挑戰,根據國健署調查,國內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而肥胖正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
糖尿病減肥最忌做4件事! 先吃肉再喝湯也NG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05 43歲張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又因工作長期應酬聚餐,兩年前體重達到130公斤時,眼睛腫脹、視物模糊扭曲,診斷為長期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初期病變,若嚴重恐失明。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郭建志醫師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做好適當的體重管理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的。 許多藥品 -
肺炎疫情人心惶惶 台發表治療過程登上國際醫學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60彰基指出,該名女患者為台灣第5宗確診的境外移入個案,年齡52歲、具第二型糖尿病病史,返台前在武漢地區居住3個月,1月20日搭機返台,在該航班上,有另一名乘客在入境時出現發燒症狀而立即被轉至醫院,採檢咽喉拭子,1月21日報告顯示病毒呈陽性,被證實是台灣第1例已知的SARS-CoV-2感染病例。 -
糖尿病真「心」苦! 女糖友更容易罹患心臟病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867如果不幸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還可能導致截肢,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併發的心臟病初期症狀,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8倍。第2常見的是心臟衰竭。根據統計,女性糖尿病患者得到心臟衰竭的風險,是其他女性的5倍,而男性糖尿病患者則是其他男性的2倍。 -
準媽咪為胎兒補充營養 孕期體重卻Hold不住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89懷孕期間,同時要補充自己與胎兒的營養,體重必然會增加,但提醒孕媽咪,若是體重增加太快或太多,易引發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疾病,建議多吃蔬果、適度運動,以防體重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