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元
-
年輕拚工作、退休好無聊! 老翁心慌、失眠竟罹焦慮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820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部醫師詹仁輝表示,負面的情緒如果沒有適當的預防或排解,日積月累,可能會導致老年人焦慮、憂鬱及睡眠障礙,而這些精神疾患,也是一些內科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癌症。 -
SMA病友福音!SMA藥物健保給付再放寬 治療見曙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63隨著藥物進展,健保從2020年起分階段給付SMA藥物,今年8月健保給付再放寬條件,解除「3歲以下確診」與「上肢運動功能RULM≧15分」兩大限制,全台400多位病友均有機會獲得治療。 -
SMA健保放寛給付上路 醫勸病友把握機會積極評估治療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7131目前SMA的治療藥物有3種包括:背針、口服藥物、基因治療。周怡君主任分析,這3種藥物的治療目標,都是要讓神經可以存活。其中,背針是最早用來治療SMA的藥物,因為它藥物的分子比較大,藉由背針的施打,將藥物送到神經細胞,進而強化神經細胞的能力,讓它存活,甚至提升功能。 -
顫抖症「顫抖」本質找到了 神經醫學新突破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847原發性顫抖症盛行於高齡族群,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為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並協助國人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共同支持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潘明楷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轉,直指「顫抖」的本質,且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並將此一系列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憂鬱症1分鐘自我檢測!公開3大改善方法 跟憂鬱說拜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928憂鬱症9大前兆自我檢測,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也提供青少年憂鬱量表、產後憂鬱量表、老年憂鬱症量表,給予不同年齡層與族群,進行更為詳細的自我檢測。 -
健保即將全面給付!SMA治療不能等 醫籲病友做好評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862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遺傳性疾病。郭雲鼎主任說明,運動神經元是位於脊髓的前角細胞,掌管運動的主要功能,一旦運動神經元退化,肌肉就會無力萎縮,如果越早發病,預後越不好。 -
痠痛貼布貼太久真的沒事? 專家曝:小心皮膚紅腫癢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16一般來說,痠痛貼布合理的使用量為成人1天是2至3片,1次使用1片,1片貼4至6小時就要取下,以免在皮膚附著過久,產生過敏現象。孩童因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使用貼布應選擇成分較單純,且依體重使用劑量比例為原則。 -
睡飽不只精神好!還有助於大腦清除廢物 研究揭開真相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32睡眠對於人體相當重要,許多研究也證明其益處,根據《自然》(Nature)研究發現,當睡個好覺後,腦波便會逐漸放緩,但人可能意識不到,且神經元於睡眠期間仍會相當活躍,進而觸發類淋巴系統,清除活動時累積的蛋白質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