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傳導物質
-
突然想吃零食 研究: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可能促發需求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910對於人體而言,我們知道當滲透壓升高,身體可能想喝水,當能量不夠,身體可能想吃東西,但第1次在果蠅腦中發現leucokinin物質,同時能驅使渴和餓的慾望,人類也有可能有相同機制。
-
能量飲成青少年新寵? 統計:逾半出現不良反應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80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咖啡因是1種中樞神經興奮劑,來源有咖啡豆、茶葉或可可豆,也會從瓜拿納或瑪黛茶等天然物中萃取而得。長期攝取咖啡因容易影響青少年和兒童還在發育的腦部及智力,使睡眠品質降低、活動力下降,造成心悸、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建議孕婦、哺乳婦女、幼童、高血壓、胃腸疾病、腎功能異常患者應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品。 -
中研院發現過敏、貧血與飲食不當 恐增罹患過動症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04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特聘研究員指出,過動症的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簡稱過動症),為兒童常見的神經生理疾病,在台灣盛行率達5%至7%,致病原因多重且不明。醫學界對ADHD的研究報告很多,主要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遺傳及腦傷等,以致出現神經精神癥候,症狀包括:過動、衝動與不專心等3大核心。 -
慢性偏頭痛欲哭無淚 肉毒桿菌素可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4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依倩表示,患者自述頭痛史可回溯至大學求學時代,好發於壓力大或失眠時,以搏動性型態為主,且常伴隨噁心感,而近期頭痛問題達半年以上,更因工作壓力大,頭痛程度與頻率惡化,痛處多集中於兩側顳葉或後枕葉,幾乎跟著脈動產生劇痛,需天天吞止痛藥,嚴重時更得1次吞3、4顆,且愈吃愈痛,不得已還得打止痛針,令她苦不堪言。 -
經痛難忍非止痛藥不可? 中醫針灸成新選擇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62黃奕碩指出,經前症候群是育齡女性常見的問題,盛行率超過5成,症狀包括頭痛、腹痛、腹脹、乳房脹痛、便祕、疲勞等,至於情緒方面,則常出現易怒、焦慮、睡眠障礙、健忘、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經前症候群症狀屬於周期性發作,大約在月經前7至10天出現,而在月經來潮後4天內消失。 -
腎上腺皮質腫瘤引發高血壓 降血壓藥也難控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50張嘉暉解釋,腎上腺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多種神經傳導物質與激素,一旦出現皮質腫瘤時,將導致醛固酮或皮質類固醇分泌過多,就容易發生頑固性高血壓或高血糖,使用多種藥物仍難以控制。此外,患者還會出現低血鉀相關症狀,包括心悸、手腳麻痺、肌肉無力、口吐白沫,甚至癱軟昏倒。如該名卡車司機病史超過10年,在安排電腦斷層及核子醫學掃描後,才發現左邊腎上腺有1顆1.2公分的腫瘤。經手術切除後,血壓維持穩定且不需再服藥。 -
含色胺酸、B6食物有助睡眠 關鍵在褪黑激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995許多人一躺在床上就能輕易入眠,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卻是種奢求,成大醫院營養部王培竹營養師指出,除了壓力與疾病的影響外,飲食也與睡眠品質有關,睡前來杯鮮奶或是平常多吃奇異果、櫻桃、核桃,都能有效幫助入眠。 -
累積性抗膽鹼負荷 恐增老年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許多老人家愛逛醫院、領藥,多重用藥問題嚴重,調查發現,3成65歲以上民眾常服用感冒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但這些常用藥物大都含有抗膽鹼成分,如果長期使用,除了導致昏沉,還可能增加4至7倍的失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