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睡覺時間
-
呼吸中止症患者注意!呼吸暫停達2分鐘 腦細胞恐壞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67許文龍醫師曾治療1名年約30歲男性,平常喜歡運動、練重訓,夜晚睡不好,枕邊人提醒有呼吸中止症,加上起床後感覺嘴巴乾痛,即使睡得再久白天仍感覺疲累,曾做過鼻中膈彎曲手術,呼吸卻仍感不順暢。 -
憂鬱症住院治療時機? 精神科醫師:出現3狀況應考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86根據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調查,自108年至112年6月底,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患者平均1年約有8499名,其中憂鬱症為1812人,占約21%,患者平均年齡為43歲,平均住院日數是28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精神科及精神官能症病房主治醫師唐守志分析,從憂鬱症患者住院次數來看,有約72%是1次住院,15%是2次住院,也就是說有7成的憂鬱症住院患者,只住過1次院後就沒有再住院;總共有接近9成的病人是2次住院後就沒再住過院。因此,多數患者住院後都可以改善病情的嚴重度,不用再住院。 -
視力下降不可逆!網盤點5大傷眼行為 別再濫用你的眼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037現代生活處處離不開3C產品,上班族要整天盯著電腦螢幕,回到家又想滑手機放鬆休息,用眼過度的結果,就是讓眼睛開始乾澀、不適,甚至出現病變症狀。不過除了長時間使用3C產品外,還有許多行為都會傷害眼睛的健康,因此我們便針對「傷眼行為」進行觀測,快來看看有哪些地雷行為要避免!《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傷眼行為」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傷害眼睛行為排行。 -
打呼大聲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專家解析定義 3族群小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77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睡著後因呼吸道阻塞,造成間歇性的呼吸停止或者呼吸異常。陳采汎指出,當患者透過多項生理檢查(Polysomnography)發現,睡眠中每小時發生5次以上的呼吸停止,且伴隨有相關的症狀,或本身沒有症狀,每小時卻有超過15次的呼吸停止,即是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
睡不著怎辦? 網友推薦「5大失眠改善方式」讓你好睡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802失眠是一個常見的睡眠問題,許多人可能因為生活中的壓力、身體或心理不適等因素而無法擁有高品質的睡眠,甚至是無法入睡。長期失眠不僅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導致白天感到疲倦、情緒低落,影響工作和社交生活。《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過去1年內「失眠改善方式」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失眠改善方式有哪些。 -
睡前滑手機是致病兇手? 專家警告「電磁波NG行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0SOD是什麼?數值低落的話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林美秀指出,酗酒、抽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藥物、創傷、環境汙染及毒素、紫外線與輻射線等,都會產生對身體有害因子「自由基」(free radicals),而自由基攻擊其他分子的過程,就稱之為「氧化壓力」;一般狀況下,身體會透過「抗氧化物」(antioxidant)來修補氧化壓力所帶來的傷害,SOD就是其中一個因子。 -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5311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姓小姐,原本就有失眠的困擾,定期服用安眠藥來助眠,但受到疫情影響,擔憂會在國外染疫,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加劇,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可以快速入眠,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 -
假日多睡可補眠? 睡眠太超過腦中風恐悄悄來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706研究即便將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腦中風好發因子一起分析,比對夜間睡覺7小時未滿8小時族群,睡覺9小時以上族群,罹患腦中風機率增加23%,但是睡覺未滿6個小時,似乎對很多人而言不太夠,腦中風發生機會沒有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