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睡眠習慣
-
夜貓子請注意! 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29雖然肥胖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新的研究指出,如果有熬夜的習慣,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就顯得特別高。這個發現源自於對 172 名中年人的睡眠模式和疾病的比較,這是義大利正在進行的肥胖預防研究的一部分。 -
此波疫情11.8%到院前死亡 再添購1.5萬台血氧偵測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93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5例死亡個案,分別為20名男性與5位女性,當中案8676在5月29日到院前死亡,5月31日採檢6月1日確診,指揮中心統計,此次疫情共296名死亡個案,當中35名到院前死亡。 -
40歲女首篩陰仍染新冠病逝 張上淳:目前難判別原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2台灣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持續2位數上升,今(3)日增加17名個案,分別為40多歲至90多歲,死亡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當中案4262僅40多歲沒有慢性病史,曾經PCR檢驗陰性,症狀持續2次採檢才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即便檢驗陰性但症狀持續,仍要到醫院再次檢查。 -
擔心新冠疫苗副作用? 專家整理懶人包破除10大迷思!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6629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指出,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成為長期流行病毒,一旦感染就有2%至4%的死亡率,目前歐美核准的疫苗能將近100%預防重症住院,且台灣總不能一直依靠邊境鎖國來對抗新冠病毒,部分國家也正研擬疫苗護照,唯有接種疫苗建立保護力才是解決新冠疫情的根本之道。但近半年來,網路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訊息,以致造成民眾緩打甚至不打。 -
本土疫情再走高! 年輕人、移工、長照機構確診數上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6本土疫情開始再上升,原本感染族群都在中高齡,但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發現,29至30歲民眾感染率開始上升,研判年輕族群防疫措施開始鬆懈,同時,苗栗縣與新北市中和印刷場,爆出移工群聚感染,以及包含台大、國泰、北市聯醫等醫療院所,都傳出院內感染事件,台灣新冠疫情走向仍撲朔迷離。 -
癌症風險與孤獨感之間存在關聯 中年單身大叔尤其注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97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有25 %的研究參與者罹患了癌症,而11 %的人死於癌症。科學家發現,癌症的風險與孤獨感之間存在10 %的聯繫,由於癌症是世界上第2大死亡原因,因此研究人員表示,應該對此問題給予更多關注。 -
如何正確使用果酸保養品? 專家:先確認想改善的重點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2924許多人使用含有果酸成分的保養品後,常覺得沒有效果,皮膚科醫師陳彥達表示,「沒有感覺才是好的感覺」,如果塗抹後,皮膚出現刺痛、紅腫,這可不是去角質,而是嚴重過敏反應。建議購買這類保養品之前應先試用。 -
新冠肺炎感染年輕化 嬰幼兒疹子與發燒2症狀需要注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846新冠肺炎疫情從去年1月開始全球傳播,持續延燒到今年,今年5月,疫情如死灰復燃般,席捲全台。雖然目前染疫個案仍以中老年病人為主,但此波疫情擴及嬰幼兒及學生族群,國際間也已發現變異病毒株的感染開始轉向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