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睡眠問題
-
全台半數老人患有3種慢性病 與這件事沒做好關係很大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49隨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的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攀升,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率急遽上升,根據果國健署最新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有超過86%的老人至少罹患一項慢性病,69%老人罹患二項慢性病,47%老人同時罹患三項或更多的慢性病,常見慢性病主要類型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類型。 而根據研究顯示,睡眠與慢性病息息相關,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未治療,增加心臟血管疾病風險提升高血壓罹病機率 -
研究發現多聽音樂有助入眠 老人家總是睡不好可以試試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94根據目前最新1項研究表示,透過就寢時聽音樂來放鬆心情,也許可以幫助因為失眠而痛苦的老年人。位於台灣台南的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陳嬿今表示,研究發現音樂療法對於患有睡眠障礙的老年人有改善的效果,研究在線上發表並刊登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
2020年全球壟罩新冠疫情 7成民眾睡眠障礙健康亮紅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90新冠疫情延燒屆滿1年,這1年來除了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外,據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超過5成的民眾更加重視個人健康。長期關注於呼吸及睡眠照護的飛利浦公司,發表第6屆國際睡眠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7成受訪者出現睡眠問題,且4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半夜醒來而中斷睡眠。 -
長期睡眠障礙恐引發失智症 最佳睡眠時間1天最好7小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03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睡過長、過短、斷斷續續等)都會提高未來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的判斷能力、記憶力,還可能進而導致未來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認知功能疾病,亦會引起三高。2020年刺胳針委員會發表於知名期刊《刺胳針》有關失智症的報告,睡眠障礙的人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分別上升20%及60%!且進一步分析發現睡眠時間的長短竟也與老年失智有關!睡眠時間若不到5小時或超過10小時,結果罹患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皆上升。 -
講座報名/頭痛OUT! 專家解鎖神經密碼透視頭痛問題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3335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表示,頭痛主要分成2大類,第1大類是原發型頭痛,這類大部分是屬於良性的頭痛,無須太過擔心,頭痛就只是1個症狀。第2類叫做次發型頭痛,是由器官病變所造成的非良性的頭痛,遇上這種頭痛就得要找出頭痛的原因了。 -
夜晚翻來覆去睡不好 睡眠品質差更容易有心臟問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70所謂良好睡眠習慣包括:每晚睡足7到8個小時、沒有打呼、很少入睡困難、白天不會感到煩躁,以及習慣早起。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高級研究員 Lu Qi博士表示,雖然這些發現仍不能直接證明因果關係,但是,該論點確實建立在睡眠品質與心臟健康相關的研究基礎上。 -
少年頭痛合併眼動異常頻跌倒 水腦併中腦腫瘤是病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83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神經科醫師張寶玲表示,在臨床經驗中,頭痛是病童最常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及國、高中學童;其中大部分為原發性頭痛,如偏頭痛及緊縮型頭痛等。然而,如果頭痛日漸增強或頻率增加,且併有不對稱之神經學異常,如:單側肢體無力、抽搐、眼動異常、步態不穩或有全身性症狀,如:發燒或體重下降等,應注意有可能是「繼發性頭痛」,也就是明確病因所引起的頭痛,如:感染或腫瘤所致,民眾應立即就醫治療。 -
孩子老是晚睡或睡不好? 這樣做幫助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51兒童心智科吳佑佑表示,上述研究顯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的關聯性,但究竟是睡不好造成憂鬱或焦慮症狀,還是因為憂鬱、焦慮而導致睡眠狀況變差,這兩者的因果關係並無法證實,醫師提醒,睡眠狀況是憂鬱或焦慮症診斷的指標之一,但並非造成憂鬱或焦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