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皮膚科醫師
-
防疫期間戴口罩、勤洗手 這些皮膚問題成疫情另類煩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20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3級警戒,民眾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在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口鼻」,然而,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指出,這些防疫基本功也伴隨了一些皮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 -
拿止汗劑來當妝前控油太瞎! 止汗劑用錯比沒用還糟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93趙昭明表示,止汗劑原理是在汗腺的出口附近擋住部分汗水分泌,透過阻塞汗腺,讓腋下不容易出汗,通常鋁鹽濃度高達30%至35%,如果當成妝前控油,效果有限。 -
嬰幼兒溫和用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2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89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幼兒時期,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一般皮膚科副主任施一新醫師表示,相較於成人,嬰幼兒的皮膚更加脆弱且敏感,家長更容易擔心長期使用類固醇帶來的副作用,目前已有較溫和的外用非類固醇藥膏,可第2線使用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短期及間歇性長期治療,提供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用藥新選擇,遵從醫師指示持續治療,把握2歲前的黃金治療期。 -
啤酒敷臉可以縮毛孔? 皮膚科醫師揭縮小毛孔最佳方法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825趙昭明表示,啤酒偏酸性,pH值介於4至5,且啤酒中所含有酒精可能會傷害肌膚,甚至引起發炎,之所以啤酒敷臉後,感覺膚質變好,這其實只是暫時的保溼效果,實際上對於縮小毛孔並沒有什麼幫助。 -
口罩戴整天狂冒痘 醫曝「8大引痘行為」戴太多層也NG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23皮膚科趙昭明醫師指出,醫用口罩主要可以用來防止微生物、體液及粒狀物質的傳遞,為有效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及飛沫進入口鼻,結構上由外而內分別為防水層、過濾層及吸溼層等三層;材質上多以不織布材料為主,而不織布成分通常都含有聚酯纖維聚乙烯或聚丙烯。 -
脈衝光不只用來改善皮膚問題 還可以治療缺油型乾眼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495恩主公醫院眼科主任江怡慧表示,正常的眼球表面有1層淚膜,每次的眨眼會置換1次淚膜,潤滑在眼角膜及結膜上形成保護膜。乾眼症是個多成因的疾病,造成的原因相當複雜。主要分為「缺水性」與「缺油性」乾眼症2大類,其中瞼板腺功能障礙引起的缺油型乾眼症,此類患者經常是一早剛醒來的不適感最嚴重,起床後眼皮眨動一陣子之後症狀會逐漸改善。而淚水分泌不足,到了下午或晚上,才會覺得眼睛乾澀、不舒服。 -
發燒、咳嗽、嗅覺喪失外 這裡出狀況也可能是新冠肺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58新冠肺炎的疑似症狀除了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嗅覺喪失,和腸胃道症狀。雖然根據2021年美國及英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指出,新冠肺炎患者也有可能出現皮膚病灶,但目前台灣的患者出現相關皮膚症狀的案例並不多。 -
如何正確使用果酸保養品? 專家:先確認想改善的重點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2927許多人使用含有果酸成分的保養品後,常覺得沒有效果,皮膚科醫師陳彥達表示,「沒有感覺才是好的感覺」,如果塗抹後,皮膚出現刺痛、紅腫,這可不是去角質,而是嚴重過敏反應。建議購買這類保養品之前應先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