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皮膚病灶
-
講座報名/異位性皮膚炎難擺脫? 林明秀醫師來解答!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3185林明秀說明,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首要目標是降低發炎反應,再根據病患膚況的嚴重度給予適當的治療策略,程度較輕微的病患,一般建議以日常皮膚保溼為主,皮膚病灶只要局部塗抹類固醇或非類固醇外用藥膏,如還有癢感再加上口服抗組織胺通常就能獲得改善。 -
被寵物咬傷小腿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有這些症狀應先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344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邊建榮醫師表示,一般常見的皮膚感染如「蜂窩性組織炎」,是細菌侵入真皮及皮下組織,較常侵犯的部位為下肢及臉部。最初的症狀通常先以感染部位發紅表現,再漸漸開始腫脹、發熱、疼痛,形成界線不明顯的皮膚病灶。部分病人會伴隨發燒、畏寒等症狀;若細菌穿過皮膚表層,深入皮膚深層的軟組織及筋膜,並沿著筋膜及皮下脂肪層間隙向周圍快速擴展,就會進展成「壞死性筋膜炎」,有皮膚變紫、出現出血性水泡,短時間內有可能發展成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
乾癬性關節炎病徵有哪些? 不治療恐連滑手機都困難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320財團法人風溼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溼病聯盟董事長蔡世滋醫師表示,全台乾癬患者約8至10萬人,其中約有3成的乾癬患者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再加上未經歷乾癬治療、直接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推估至少超過2萬人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部分患者因受到乾癬皮膚病灶困擾,再加上關節疼痛問題,讓本身較為缺乏自信的病友,生活又再籠罩一層陰霾,關節復原遙遙無期。 -
皮膚黑點病灶難判別 AI系統輔助降低誤診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308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指出,不少門診個案係因皮膚長出黑痣、斑點或原有皮膚發生變化而就醫,一般只需有經驗的醫師肉眼判斷就能確診,但臺大醫院醫神計畫團隊與威強電集團威聯通共同開發「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技術,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以國人常見皮膚狀況與變化為基準,並依據實際病理切片報告為訓練標準答案,採用3種知名的深度學習架構Inception V3、NasNet、Inception ResNet V2之模型分析結果。 -
異位性皮膚炎誤用偏方 導致併發症恐難收拾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8420歲的小華本來應該是享受自己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的年紀,但是因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高二時輟學,目前正在家中休養,如果可以有更好的治療,相信現在的他,正享受著屬於年輕人的燦爛歲月。 -
異位性皮膚炎非孩童專利 成人發作難斷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79許多人以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幼兒專屬疾病,但對於30多歲的小林來說,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纏身多年,宛如一場惡夢。外表症狀有如乾癬,皮膚泛出紅疹,症狀嚴重時,連臉部肌膚都長出紅斑、皮屑,巨癢加上疼痛,讓他近幾年來無法好好睡覺休息,也不太敢外出、與人互動。 -
膝蓋疼痛看不好 竟是皮蛇在作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311 -
皮膚病擦了十年藥都沒好 原來是乾癬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20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幼華表示,乾癬臨床表現非常多樣性,任何的脫皮、發紅等都有可能是乾癬,臨床觀察,乾癬易與脂漏性皮膚炎、灰指甲等疾病混淆,必須仰賴醫師專業臨床鑑別,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