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皮膚病灶
-
異位性皮膚炎誤用偏方 導致併發症恐難收拾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6720歲的小華本來應該是享受自己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的年紀,但是因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高二時輟學,目前正在家中休養,如果可以有更好的治療,相信現在的他,正享受著屬於年輕人的燦爛歲月。 -
異位性皮膚炎非孩童專利 成人發作難斷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62許多人以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幼兒專屬疾病,但對於30多歲的小林來說,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纏身多年,宛如一場惡夢。外表症狀有如乾癬,皮膚泛出紅疹,症狀嚴重時,連臉部肌膚都長出紅斑、皮屑,巨癢加上疼痛,讓他近幾年來無法好好睡覺休息,也不太敢外出、與人互動。 -
膝蓋疼痛看不好 竟是皮蛇在作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044 -
皮膚病擦了十年藥都沒好 原來是乾癬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88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幼華表示,乾癬臨床表現非常多樣性,任何的脫皮、發紅等都有可能是乾癬,臨床觀察,乾癬易與脂漏性皮膚炎、灰指甲等疾病混淆,必須仰賴醫師專業臨床鑑別,才能對症下藥。 -
反覆嘴破火氣大? 當心貝西氏症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514今年35歲的鄭先生自述,自己國中起常有反覆嘴破困擾,平均一個月發生2、3次,最高紀錄曾有10幾處嘴破,但都當成是火氣大,有時全身皮膚會冒出如青春痘般的紅疹,腹痛反應也經常發生。日前因發燒、喉嚨痛,經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扁桃腺發炎,進行手術切除後,症狀仍未改善,甚至痛到食不下嚥,1個月內暴瘦10公斤,最後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嘗到已潰瘍,為腸道型貝西氏症。 -
別再把病毒疣當雞眼 皮膚科醫師教你分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3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建宇提醒,病毒疣經由人與人、人與物接觸傳染,可能會長在手腳臉部與肚臍窩上,長在生殖器上就成「菜花」。若發現皮膚長異常硬塊,最好及早就醫檢查,以免病情惡化。 -
固定性藥物疹易混淆 患者應熟記致過敏藥物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240成大醫院一般皮膚科主治醫師林子凱表示,這名男性身上的黑色斑有數個,小如硬幣,大如掌心,主要分佈在背部。經過詳盡詢問,男子才想起在前一陣子因為尿酸發作,腳踝腫痛,到藥局買止痛藥,服用三四天後疼痛緩解就自行停藥,接著背部就有發癢和濕疹情形。 -
惱人病毒疣 耐心治療免後患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536病毒疣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感染引起,屬於DNA病毒的一種,主要生存在人類的黏膜及細胞上,有些人會歸咎衛生習慣不好等原因,中國醫藥大學皮膚科副教授吳孟澤醫師表示,病毒疣跟衛生習慣不一定相關,這類病毒會侵犯人類表皮基底層細胞(epidermal basal cells),常見於手腳,因為手腳容易出現小擦傷,偶然接觸到存在於環境中的病毒,病毒侵入細胞後,就會在人體中以等比級數的速度複製,很多患者一開始沒感覺,等到病毒複製到一定數目之後,對人體皮膚的破壞開始出現才發現,這些特殊的臨床型態,常需要皮膚專科醫師才能診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