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藥
-
交大與北醫攜手膜蛋白癌症追蹤研究 大數據掀起抗癌新革命
癌症新知 / 乳癌3982交大生科院教授楊進木表示,膜蛋白是目前疾病診斷及治療最重要的標靶,但也是最困難的研究議題,膜蛋白已被認為與諸多癌症息息相關,如果解開其如何透過蛋白質交互作用,進而調控生化途徑導致癌症形成,有助於從根本找出治癌方法,將對癌症診斷與標靶藥物發展有重大影響。 -
陸藥企掀改組潮 台廠機會來了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638根據2018年官方數據統計,大陸醫保參保人數已達12億人,每年支出規模達人民幣1.76兆元(約新台幣8兆元),DRG制度將完全顛覆舊有醫保市場的藥物版圖,在競爭規範常態化後,或將有利於台灣藥企在大陸的推展。 -
肺腫瘤如何確認? 電腦斷層導引提供解決方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90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醫師柯維鈞表示,當病人肺部發現原因不明組織,需做病理切片檢查來確定病因,以擬定正確治療方式時,可運用電腦斷層導引組織切片術;電腦斷層導引肺部腫瘤切片是利用電腦斷層的定位與導引,經皮下穿刺把切片針引進病灶,切取組織樣本後進行病理檢查。 -
家族二等親中有人罹患肺癌 你有可能是下一位
癌症新知 / 肺癌3443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楊凱琳表示,對肺癌的治療既要考慮局部,更要兼顧全身,任何1種單用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均不容易有效地提高肺癌的長期存活率,因此,根據患者的組織學類型、分期、基因突變狀態、細胞表面分子表現、全身情況採整合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最好的療效。 -
胃腸道基質瘤新藥 台灣抗癌研究新紀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94臨床顯示,胃腸道基質瘤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50至70歲間為發生年齡高峰,發生部位以胃部居多,占5到6成,其次為十二指腸以下到迴腸,約占2至3成,其餘1成為在大腸、食道等非胃部等部位,另後腹腔也可能會發生基質瘤。 -
機場放閃好浪漫 高分貝噪音徒留耳鳴代價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35慶祝情人節除了送禮物、吃浪漫晚餐之外,不少情侶會到機場周邊草地,近距離感受飛機起降帶來的視覺和聽覺震撼。但對於在機場工作的地勤人員或居住在機場周邊的民眾而言可並不浪漫,長期處於高分貝的環境中,容易導致耳鳴或聽力受損。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初期耳鳴只是微乎其微的雜音,也尚未造成聽力傷害,而不太在 -
台灣開放自體細胞治療 為癌症病友提供新選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316大陸1名30歲女性,罹患小細胞肺癌轉移腦部,腫瘤多達30幾顆,在北京、天津輾轉求醫皆束手無策。之後來台接受先進的免疫細胞治療合併T細胞PD-1免疫治療及WT-1癌症疫苗後,腦瘤全消失,追蹤3個月肺腫瘤未再復發。 -
姊妹難逃HER2惡性乳癌魔咒 結局不相同
癌症新知 / 乳癌46美國癌症學會最近發表「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在185個國家和36種癌症中,乳癌對女性朋友健康的威脅最大,是154個國家中女性最常見的癌症、103個國家的主要癌症死因。乳癌危機席捲全球,在台灣每4名女性罹癌患者中,就有1人是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