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放自體細胞治療 為癌症病友提供新選擇

4808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
凱薾國際生醫集團創辦人陳德福醫師
▲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邀請凱薾國際生醫集團創辦人陳德福醫師,主講「癌症治療的新選擇──免疫細胞療法」專題。(攝影/黃維逸)

大陸1名30歲女性,罹患小細胞肺癌轉移腦部,腫瘤多達30幾顆,在北京、天津輾轉求醫皆束手無策。之後來台接受先進的免疫細胞治療合併T細胞PD-1免疫治療及WT-1癌症疫苗後,腦瘤全消失,追蹤3個月肺腫瘤未再復發。

另1名大腸癌患者,發現癌症轉移腦部,腫瘤大小將近3分之1大腦體積,病情岌岌可危,後來接受10劑NK免疫細胞療法,合併WT-1癌症疫苗治療後,腦瘤全消失了,效果驚人。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被譽為繼免疫療法後之抗癌新利器,台灣衛福部更是繼日本之後,全球第2個開放自體細胞治療的國家。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凱薾國際生醫集團創辦人陳德福醫師,以「癌症治療的新選擇──免疫細胞療法」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陳德福醫師表示,台灣自醫療品質全球有目共賭,民眾不必捨近求遠,花大錢到瑞士、烏克蘭就醫,在台灣就能享受全球首屈一指的癌症免疫細胞療法,有機會爭取更長的存活期與更好的生活品質。

目前合成藥無法根除癌細胞

自從阿司匹靈問世以來,人類進入合成藥物時代,但全世界現有400多種專利藥物中,大部分都變成味素藥,病人吃了不見有助改善病情,最多把慢性病控制住,卻不能根治。專利藥中近100種用於治癌,同樣沒有根除藥,原因在於癌症不是外來的,而是在我們的身體裡,因為體內微環境變差,所以產生癌細胞變多。

過去抗癌藥物包括奈米藥物,是讓癌細胞吞下毒導致萎縮凋零,但一段時間後癌細胞突變產生抗藥性,數量不減反增。抗癌觀念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最後死得往往是病人而不是癌症。

抗癌藥物演進史

1984至2014年間癌症藥物越來越發達,有抑制血管增生的,有抑制腫瘤移行的,還有PD1免疫藥物。其中,最先進的PD-1免疫藥物有效率僅19%至31%,效果仍有進步空間。

PD-1免疫藥物費用高達400多萬元,有些不適合的病人使用後導致心肺發炎、甲狀腺炎,嚴重者甚至腦部發炎。單純用藥物治療,要提高療效就要增高劑量,副作用也更高,讓病人有希望又陷入恐懼。

癌症治療從早期手術到後來加入放療、化療,雖化療不用開刀,但最有效的還是針對血癌,其他癌症效果有限。標靶治療針對特殊疾病有幫助。近期免疫治療在2011年問世,2018年免疫細胞治療合法化。

陳德福醫師強調,不是說哪一種療法特別好,而是如果條件許可,不必等到腫瘤變大了才開始治療。如果在顯微鏡底下看到幾顆腫瘤,沒辦法開刀切除,使用化療又風險太大。癌症確診之後,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可能都要停擺,所以應該積極找出其他方法處理,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就是提供這樣的機會。

免疫療法 不等於免疫細胞療法

免疫療法和免疫細胞治療是不同的2件事。由於癌細胞會偽裝,讓免疫細胞無法發現。免疫療法使用藥物如單株抗體喚醒免疫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獲得諾貝爾獎的PD-1免疫治療。而免疫細胞治療則是將人體免疫系統中包含樹突細胞、免疫淋巴球、T細胞進行複製後,放到對的位置,殺死癌細胞。

台灣針對全癌症開放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分為第4期及第1-3期2種。醫師向衛福部申請細胞治療時會提供癌症各期治療計畫,並說明病人條件何以適合接受細胞治療,以及相關輔助治療,存入衛福部資料庫,如此就能進行統計,細胞治療針對那些癌症有較好的療效,以造福全世界。

癌症免疫細胞療法 安全至上

陳德福醫師提到,台灣雖然開放許可,但仍有一定限制,要特殊機構與操作人員,要申請、要記錄,清楚交代治療過程,以確保病人接受的細胞治療是可靠的,並非病急亂投醫。癌症免疫細胞治療透過抽血取得製劑來源,生技公司要清楚申報製程,確保每支製劑都安全無虞,能夠被追蹤。

細胞治療製劑是走臨床第2、3期中間的產品,藉由醫師提出,醫院背書,再生醫學諮議委員會審議,確認有根據、有相當療效的可能性,並評估生技公司的品質,都沒問題了才能進行。申請必須提出醫師的專科證明,證明申請細胞治療製劑是用在自己專科領域上,亦須提出參考文獻,萬一發生狀況如何排除減少副作用。

台灣開放自體細胞治療後,未來2年會進入戰國時代,而癌症治療策略也會隨之調整,把免疫細胞當作是1種工具,把身體狀態調整好,把免疫狀態矯正好,合併我們現有醫療科技如免疫治療、癌症疫苗。癌症治療不需要拚得你死我活,病人元氣大傷,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是另1個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的健康公益講座預訂於108年3月9日(六)舉行,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請上網搜尋「lecture99健康公益講座」,或撥打專線:(02)2391-5568洽詢。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

相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