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中心
-
乳癌患者激增 預估恐突破1萬5千人大關
癌症新知 / 乳癌6581多年來,乳癌名列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最新統計,1年約新增1萬2千多名乳癌患者,專家估計,再過幾年,乳癌年增人數預期將突破1萬5千人大關,與環境、飲食有密切關係。 -
美國最新研究 血液檢測能驗出8大常見癌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939根據衛生福利部去年公布105年國人10大死因,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連續35年蟬聯國人死亡原因第一名,以105年來說,全台灣因為癌症而死亡的人數是47,760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7.7%,等於將進每3到4人,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 -
新型免疫療法經核准 有望延長頭頸癌友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270頭頸癌包含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灣每年約8,000多人罹患頭頸癌,在2016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五,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存活率不高。 -
提升精準醫療 人工智慧成趨勢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56研討會上邀集美國、希臘、卡達、西班牙、我國中研院等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相關研究,討論人工智慧在醫療照護領域應用的現況與趨勢,以及如何實現精準醫療之方法及途徑。 -
乳癌最怕復發 新標靶口服藥物提供癌友新選擇
癌症新知 / 乳癌3569台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杜世興副院長表示,分析乳癌死因,九成以上與復發轉移相關,即使是早期乳癌患者及早治療,仍有高達三成復發轉移。大部分民眾對於乳癌復發轉移,仍存在錯誤認知,普遍認為轉移性乳癌可被治癒,且若早期發現、治療就不會轉移;其實不然,如為三陰性患者,即使是早期確診、治療,復發機率仍偏高。
-
人工智能輔助腫瘤科醫師 提供癌友完善照護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207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是全球知名的腫瘤醫療及轉譯醫學專家,他認為導入人工智能治療輔助系統是未來趨勢,也是劃時代的創舉,腫瘤科醫師和IBM Watson for Oncology攜手合作,將可擬定出最好的治療策略,嘉惠更多癌症病人。今年6月起,北醫體系的台北癌症中心、北醫附醫、萬芳及雙和等醫院的腫瘤科醫師都將投入這項嶄新的醫療模式。 -
利用臍帶血增殖技術 助血癌患者重建造血功能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科學家Dr. Elizabeth J. Shpall與澳洲公司Mesoblast利用造血幹細胞之培養增殖技術,對血癌患者,進行異體臍帶血移植成功種植率(engraftment)相關研究。配合培養後的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種植率可達到94%,且大幅縮短種植期近40%時間,以加速化療後重建患者造血以及免疫功能進行,目前已經進入第三期的臨床試驗。 -
長庚破解膀胱癌惡化之謎 標靶藥物有望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80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教授馮思中指出,膀胱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內發生率遂年增加,每年約兩千多名新增個案,男性發生率較高,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