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末
-
62歲伯走路不穩如打醉拳 竟是癌末轉移腦部
癌症新知 / 肺癌293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鍾娜娜表示,余先生過去有抽菸習慣,也有癌症家族史,最近半年多來因咳嗽有痰,加上頭暈、走路偏向1側等症狀,家人都很擔心,因此決定赴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為肺腺癌末期,且癌細胞轉移至腦部和肝臟,腦內出現2顆約1公分大的腫瘤,不過在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下,目前已可行走自如,肺部原發腺癌及肝癌腫瘤也控制得宜。 -
女子長期下腹痛 摸到身體硬塊才知已大腸癌末
癌症新知 / 腸癌3914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建國表示,惡性腫瘤如併發腹膜轉移,治療上相當棘手,病人通常生活品質不良,存活率也較低。此外,一旦腹膜腫瘤轉移,因為腹膜血漿屏障關係,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在腹膜灌流濃度很差,治療效果大都不佳。以往大腸直腸癌且腹膜轉移患者存活期往往不到1年,即使接受化學治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僅能爭取6至9個月存活期,顯見這類癌症之險惡。 -
國際卵巢癌防治月 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微電影喚醒重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859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指出,卵巢癌死亡率雖高,但透過量身打造的治療計畫,還是有助於提升病患整體存活率。建議成年女性每年例行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多進行骨盆超音波檢驗,盡早發現卵巢腫瘤,並接受良好的治療。 -
髖骨骨折1年內死亡率 高過乳癌末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549老人專科醫師姚偉明表示,目前醫學治療骨鬆採用雙磷酸鹽藥物、荷爾蒙替代療法、抑鈣素等方式,大多只有預防骨質繼續流失的功效,最新發現的「褐藻寡糖」,則是能夠兼具抑制破骨細胞和活化造骨細胞的雙重效果。 -
醫院攜手生技公司 合作申請特管法細胞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32衛生福利部目前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允許醫院提出治療申請案,並由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的合作機構代為培養治療細胞,可說為細胞療法奠定了長期發展契機,最先可預見當屬癌末的市場需求。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107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8,784人;換言之,採用細胞治療末期癌症的市場價值上看百億,這是目前台灣特管辦法開放下的癌症治療新商機。 -
乳癌快速惡化病情不樂觀 中醫輔助治療露曙光
癌症新知 / 乳癌12475濟群欣中醫診所郭榮宗中醫師表示,西醫治療通常只針對癌症病因,採取切除腫瘤或使用放化療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但治療過程中,癌細胞賴以生存的環境卻沒改變,腫瘤就不容易徹底消失,因此不少癌症患者開完刀、進行放化療後,癌症還是容易出現轉移或復發。 -
嚴重癌因性疲憊症癌友 恐被迫中斷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786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過去調查統計,高達92%癌友同時罹患「癌因性疲憊症CRF」,更有4分之1已達中重度需藥物協助治療,若不妥善因應,將削弱體力,進而嚴重打擊患者治療意願,甚至被迫中止化、放療,長久以來,成為公認無法滿足的醫療需求。 -
家族二等親中有人罹患肺癌 你有可能是下一位
癌症新知 / 肺癌3442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醫師楊凱琳表示,對肺癌的治療既要考慮局部,更要兼顧全身,任何1種單用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均不容易有效地提高肺癌的長期存活率,因此,根據患者的組織學類型、分期、基因突變狀態、細胞表面分子表現、全身情況採整合治療,才有可能獲得最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