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末
-
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872膀胱癌在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為55比45,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方式,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
居家醫療科技化 運用手機APP就可開立處方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65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高屏業務組視察陳惠玲強調,為了減輕居家訪視醫療團隊負擔,健保署開發了掌上型藍牙讀卡機與醫療端APP,不同於傳統醫療院所的大電腦和讀卡機,醫療團隊只要帶著手機或平板,再加上2台藍牙讀卡機,就可以在看診同時開立處方箋。 -
62歲伯走路不穩如打醉拳 竟是癌末轉移腦部
癌症新知 / 肺癌309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鍾娜娜表示,余先生過去有抽菸習慣,也有癌症家族史,最近半年多來因咳嗽有痰,加上頭暈、走路偏向1側等症狀,家人都很擔心,因此決定赴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為肺腺癌末期,且癌細胞轉移至腦部和肝臟,腦內出現2顆約1公分大的腫瘤,不過在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下,目前已可行走自如,肺部原發腺癌及肝癌腫瘤也控制得宜。 -
女子長期下腹痛 摸到身體硬塊才知已大腸癌末
癌症新知 / 腸癌4076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建國表示,惡性腫瘤如併發腹膜轉移,治療上相當棘手,病人通常生活品質不良,存活率也較低。此外,一旦腹膜腫瘤轉移,因為腹膜血漿屏障關係,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在腹膜灌流濃度很差,治療效果大都不佳。以往大腸直腸癌且腹膜轉移患者存活期往往不到1年,即使接受化學治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僅能爭取6至9個月存活期,顯見這類癌症之險惡。 -
國際卵巢癌防治月 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微電影喚醒重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984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指出,卵巢癌死亡率雖高,但透過量身打造的治療計畫,還是有助於提升病患整體存活率。建議成年女性每年例行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多進行骨盆超音波檢驗,盡早發現卵巢腫瘤,並接受良好的治療。 -
髖骨骨折1年內死亡率 高過乳癌末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07老人專科醫師姚偉明表示,目前醫學治療骨鬆採用雙磷酸鹽藥物、荷爾蒙替代療法、抑鈣素等方式,大多只有預防骨質繼續流失的功效,最新發現的「褐藻寡糖」,則是能夠兼具抑制破骨細胞和活化造骨細胞的雙重效果。 -
醫院攜手生技公司 合作申請特管法細胞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22衛生福利部目前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允許醫院提出治療申請案,並由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的合作機構代為培養治療細胞,可說為細胞療法奠定了長期發展契機,最先可預見當屬癌末的市場需求。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107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8,784人;換言之,採用細胞治療末期癌症的市場價值上看百億,這是目前台灣特管辦法開放下的癌症治療新商機。 -
乳癌快速惡化病情不樂觀 中醫輔助治療露曙光
癌症新知 / 乳癌12695濟群欣中醫診所郭榮宗中醫師表示,西醫治療通常只針對癌症病因,採取切除腫瘤或使用放化療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但治療過程中,癌細胞賴以生存的環境卻沒改變,腫瘤就不容易徹底消失,因此不少癌症患者開完刀、進行放化療後,癌症還是容易出現轉移或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