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病歷
-
北榮義診團深入泰北 心臟病童陳小妹獲新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32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內科主任李必昌表示,102年10月17日北榮義診團在泰北清邁府熱水塘村一新中學為民眾進行義診,當時4歲陳小妹妺在外婆及父母陪同下,前來接受治療。 -
接生男嬰比率偏高 台大名醫遭約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71台大醫院婦產部名醫施景中,日前在臉書上張貼「偉哉國健局!」一文,內容戲謔表示,由於上季接生男嬰數超過女嬰,遭國民健康局及台北市衛生局調查病歷及約談。因此,將停止一切接生男嬰業務,文章引起網友瘋狂轉貼。 -
腦動脈瘤破裂中風 24歲女子險喪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882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楊道杰醫師指出,動脈瘤的成因通常是因為血管內皮中層萎縮,慢慢形成缺陷,鼓起時像顆氣球容易破裂,大部分發生50、60歲,死亡率相當高。陳小姐才24歲便出現動脈瘤破裂,屬於罕見的病歷,醫師推測跟遺傳有關,可能罹患血管結締組織的先天基因缺陷疾病,以致造成血管壁變薄、破裂。 -
台大開發手機APP 掛號繳費一指搞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59民眾習慣上大醫院看病,但最怕排隊掛號、批價、繳費,浪費時間。台大副院長王明鉅指出,透過手機APP可輕易完成預約掛號及繳費,每次看診拿到的預約掛號單、醫療收據,全部都可以存到手機裡,不怕搞丟。尤其對於需要一次看二、三科的病患來說,特別便利。 -
醫療糾紛每年近兩萬件 台灣醫病關係問題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01劉淑瓊表示,台灣每年至少有1萬8000名醫療過失受害者求助無門,或不知如何爭取權益。每年浮上檯面400多件醫療糾紛訴訟,只是冰山一角。絕大部分受害者求助無門。 -
病房雲端化月省1583小時 護理師照護患者更貼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10生命徵象與血氧飽和度是住院患者最重要的醫療照護指標。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業者導入「病房雲端照護系統」,讓護理師以條碼機讀取護理師識別證條碼、患者辨識手圈條碼後,量測患者血壓、脈搏、血氧等數值,即能自動上傳至醫院資料庫和護理資訊系統,醫師可透過雲端從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立即讀取患者生理數值,能正確快速的提供適當的治療和藥物。 -
醫療商品化 醫病糾紛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081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指出,醫療糾紛日益增加,這代表越來越多國人將醫療行為視為商業消費,一旦將醫療「商品化」,就容易有所期待,如與實際醫療處置間仍差距,就容易造成醫病關係緊張。
-
愛逛醫院 五名患者兩天看一次病!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06台灣從民國84年3月1日實施全民健保,健保局3月1日上午舉辦「全民健保17年新期望,二代健保邁向新紀元」周年記者會,健保局長戴桂英指出,未來將積極加強開源節流,杜絕醫療資源浪費。